首页>要闻 要闻
耿彦波调离大同125项工程被叫停 拆迁户求其回来
大同市文庙附近开发的一片仿古四合院,附近基础设施建设已停工,周围都是废墟。
11月3日,大同市四牌楼附近,耿彦波“粉丝团”在聚众讨论。
当铁杆“耿丝”卢廷高因请愿,于10月15日被大同警方行政拘留后,“耿彦波粉丝团”再度为人热议。这个松散的团体,成员包含老党员、退休公务员、老教师、拆迁户、包工头、农民,各色人等。他们“挺耿”原因各异,有的感动于耿的铁腕作风;有的在大拆大建中获益;还有的在官场仕途升迁。他们为原大同市长耿彦波请愿,更多地是体现了一个美好愿景:希望政府高效、廉洁、雷厉风行。但粉丝团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大拆大建过于猛烈,透支未来造成潜在风险。耿彦波离任以后,125项在建工程被叫停。大同市政府2013年累计负债超过130亿元。有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停工和巨额债务有关。
昨天,距离卢廷高提起行政复议法定时间还有不到五天,卢廷高已经按捺不住了,他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准备到街头做一个演讲,告诉更多的人自己的经历。
这位52岁的市民不久前因为唱国歌的举动被行政拘留了15日,被释放后,媒体的报道令他一下成为大同市的“名人”。
10月15日下午3点左右,卢廷高拉着台式音响匆匆赶到大同市市委门前时,这里已经积聚了几十名群众,市委门前的马路边上,还摆放着三十口烟花。卢廷高捧起话筒高声喊话:感谢共产党的英明决策……
卢廷高演讲中提到的“党的英明决策”指的是半个小时前中纪委官网发布的消息,“大同市委书记丰立祥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半个小时以后,三十多名身着蓝色休闲衫的年轻人开始冲入人群抢夺地上的烟花,追着卢廷高抢夺话筒。一名叫周连宝的老人正在抽着香烟看热闹,随手用烟头点燃了脚下的烟花,“轰!”烟火直冲上天。人群静默一秒钟,开始四散。
“来这里,就想起耿市长”
耿彦波“粉丝团”每天下午4点,在大同古城四牌楼开“例会”,耿彦波主政时修复了这一建筑
11月2日,被释放的第3天,卢廷高告诉新京报记者,10月15日他去市委门前演讲,也是为了呼唤耿彦波回大同。“丰立祥被抓,我们又看到了希望,希望耿彦波回来,继续建设大同。”当天晚上,卢廷高被以寻衅滋事罪拘留十五天。同被拘留的还有赵云孝、周连宝。
媒体曝光此案后,网上舆论多有质疑,认为警方滥用职权打击市民支持反腐呼声。
10月18日10点左右,大同市民在和阳门前聚集,表达希望原市长耿彦波重返大同的愿望。大同市公安厅的数据显示,最高聚集峰值700人。
大同市公安局一位高级警官告诉新京报记者,被处罚市民系非法聚集影响了交通秩序,处罚他们,并非因为他们喊反腐败口号,“而是表达的方式和行为,影响到了公共秩序。”警方的处罚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规定。
卢廷高是一位国企干部,身材魁梧。另一位被拘留的当事人赵云孝是一位农民,腿部有残疾。他与卢廷高都是挺耿派的“风云人物”。他们还有一群“战友”,组成了坚挺耿彦波的“粉丝团”。
耿彦波“粉丝团”每天下午4点,都会在大同古城四牌楼开“例会”。他们大多是中老年男性。
最近,围绕着两起请愿事件,“粉丝团”展开了更加“广泛”的讨论,每天都有上百人聚集。11月3日,新京报记者在四牌楼附近看到数十个人聚集,有人蹲坐,凝神静听最新小道消息。有人围站着,分享着网上抄来的新闻。
大同四牌楼是大同古城的标志性建筑,50年代初被拆除,在耿彦波主政大同期间被修复。为何选择这里聚会?“粉丝团”的赵立民告诉新京报记者:“是耿市长让四牌楼恢复了生机,来到这里,就想起耿市长。”
编辑:曾珂
关键词:耿彦波调离大同 125项工程被叫停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