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莫言:官风不正民风必歪 中国反腐力度超过我想象

2015年01月01日 12:4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现在党中央办的事情,就是老百姓心里想的。党中央对下面各方面的情况是洞若观火

  问:您如何评价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形势?

  莫言:这也是大家现在议论的热点,人们坐在一起谈,话题都转到这方面来了。反腐败是一门科学,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十八大以后,这个很明显。首先惩治的力度加大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置的官员数量增多了。这个事实让大家感受到,现在的反腐败,用老百姓的话,就是动真格了。大家都感觉到中央对惩治腐败、预防腐败,是有着严密的设计和周密的部署。再一个,各方面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很多很多具体的措施,大家也都觉得非常及时、非常有力、非常准确。我还了解到纪委本身内部的建设也出台了好多强有力的举措。比如派驻纪检组的开支都是列入专项,不跟地方部门财政捆绑在一起,这个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的重拳出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深得民心,震撼官心,官场风气确实明显好转。官场风气清正,人心自然就向好的方面转化。现在党中央办的事情,就是老百姓心里想的。就是我心里本来有,但是我没有太想清楚,他一下子出台了,让人感到这正是我心里想说的。过去我们对上面实际上有一种不太正确的认识,认为下面在蒙骗上面,上面不了解下面到底什么情况,不了解腐败的方式、腐败的关节。十八大以后一系列的动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系列反腐败政策的落实,让我们感觉到党中央对下面各方面的情况是洞若观火,非常了解。我想这对普通的党员,对老百姓来讲就有了底气。

  问:对于反腐败您还有什么期待?

  莫言:我想还是综合前面我讲的一些认识。第一就是说这个制度设计、党内的纪律、各种各样法律的设置和建设,应该考虑到人性的缺陷和弱点,人的共同点,然后再考虑到权力的运行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的一些漏洞,把各种各样的法规建设得非常完善、非常严密,然后再狠抓教育、狠抓落实。我相信中央做的,就是我们老百姓想的,我们能想到的,中央全都做到了,或者正在做。

  将来反腐败是一种常态。建立健全防腐败、反腐败的体制机制,肯定可以使风气得到巨大改变,使坏的现象得到根本遏制

  问:谈到反腐败,您对哪方面的问题尤为关注呢?

  莫言:我此前也常常跟朋友讨论,我们说实际上最严重的腐败,大家都认为是组织腐败和司法腐败。组织腐败的后果就是让品行不端、水平不高的蠢材、庸才进入官员队伍。这样的一些人来管理社会、行使权力、管理财政,带来的后果肯定是非常可怕的。司法腐败这个问题也非常大。司法是社会最后的底线。道德教化无用的情况下付诸司法。道德层面还解决不了的问题,搬到法律面前来解决。如果司法也腐败了,最后的底线崩溃了,整个社会肯定是人心不古。现在我想越来越严密、越来越科学的干部任命和考核制度,实际上就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我想随着法治中国的建设,一切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或者可以说,反腐败实际上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来反腐败是一种常态。建立健全防腐败、反腐败的体制机制,肯定可以使风气得到巨大改变,使坏的现象得到根本遏制。

  一直有创作反腐题材小说的想法,目前正在认真构思准备

  问:当年您花了三十多天写了《天堂蒜薹之歌》,现在反腐败火热的实践,是否会激发您创作反腐小说的愿望?

  莫言:一直有创作反腐题材小说的想法,目前正在认真构思准备。当然是用戏剧的形式来写,还是用小说的形式来写,还没有完全想好。但毫无疑问是在写人的。这个题材为什么非要写这样一些人物?因为在这样一种题材里面,应该是对人性能够挖掘得比较深。面对权力,面对金钱,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对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块试金石。把人物放在这样一种激烈的矛盾冲突当中去考虑,把人物灵魂放在道德、法律的这么一种显微镜下来研究,确实容易写得比较深刻。迟迟没有动笔,就是希望写出来让我自己首先满意,而且希望写得深一点。

  毫无疑问,忠厚、勤奋、善良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构成了我们的家风,然后由无数个家风构成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就是我们的民风

  问:请您谈谈家风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影响?家风对于社会风气、党风政风的影响?

  莫言:实际上家家都有家风,每个家庭里面都有自己的一些追求、希望和一些道德的标准。父母长辈实际上也都是在用自己的行为给后代做榜样。假如父母人生观、世界观本身有问题,那么他对子女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这样一种家庭的风气肯定是不好的。家风最终的体现,是体现在子女进入社会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说你家风再好,但是你的儿子成了贪官,那家风也有问题。当然也有孩子在未进入社会前并不坏,进入社会后,他自我约束放松,渐渐蜕变,这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中国人的家风,很大一部分就是从传统文化继承过来的。我们春节看家家户户的对联就知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毫无疑问,忠厚、勤奋、善良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构成了我们的家风,然后由无数个家风构成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就是我们的民风。这个根我觉得一直没有断过。现在应该传承我们传统文化最宝贵的这一部分,然后与时俱进。应该把教育子女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在社会风气不太好的情况下,引导自己的子女向最优秀的那部分看齐。

  中国梦需要千百万的人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干好自己的事,然后这个集体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问:您曾谈到,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中国梦都非常具体。要实现中国梦,每个人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做好本职工作。请您谈一谈您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您心中的中国梦?

  莫言:我觉得中国梦实际上是建立在中国人民个人梦想的基础之上,每个人都有梦想,而且都很具体。学生想考上大学,工作的人想多发奖金,某一个青年希望某一个漂亮的姑娘成为自己的妻子,等等。在这些具体的个性化的梦里,实际上也有很多共同的部分。所谓梦想实际上就是希望。大家实际上都希望我们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和平,家庭美满幸福,都希望健康愉快,我想这是中国梦主要的内容。但是梦想要变成现实必须埋头苦干,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

  前不久我在火车站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用丝线刺绣而成的壁画。据说是由三十多个女工用三年多的时间千针万线绣成的。我想假如把我们的中国梦比喻成这么一幅巨大的彩丝线绣成的美丽壁画的话,那么就需要有人栽桑树,有人采桑叶,有人喂蚕,有人缫丝,有人染色,有人设计,有人刺绣,等等,需要千百万的人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干好自己的事,然后这个集体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松树和梅花,不仅仅是一种树、一种花,它也是精神人格的象征

  问:最后请您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题写一段寄语。

  莫言:这个寄语,我也想过。比如反腐倡廉,大快人心。可以写一些直指这个问题的词儿,但我想还是艺术化一点,所以写了“松树风格,梅花精神”。我记得早年的课本里选过老一辈革命家陶铸的一篇文章,就叫《松树的风格》。松树大家知道,树干是正直的,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任何一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都不会弯腰的,宁折勿弯。梅花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在寒冬腊月,它傲霜斗雪盛开了。梅花也是我们古代的士大夫经常自喻的,把自己比喻成梅花,傲霜斗雪,不怕严寒。总而言之,我认为松树和梅花在画家的笔下,在诗人的诗歌里面,在文人的文章里面,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不仅仅是一种树、一种花,它也是精神人格的象征。所以我就写了这八个字,作为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寄语。

  (采访整理:景延安 韩亚栋 李放)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莫言 反腐力度超想象 腐败 莫言专访 中国反腐力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