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话说古瓷圈里的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群雄逐鹿,天子成了摆设,谁都想当老大,谁都不服谁,于是真刀真枪地打来打去几百年。如今的古瓷收藏圈,大有当年乱战之势,打的不仅是口水仗,还有利益战。
春秋战国是以地域为界相互争斗,而古瓷收藏圈是以帮帮派派划界。
古瓷从原始青瓷开始,伴随着中国文明漫漫走来,经历了千变万化,形成了千姿百态。就研究和收藏而论,能把某个时期的某个窑口研究深透了,就算头一号的大家了,而真正把中国古瓷都研究深透的,我想中国迄今也无一人,但越是这样,越是谁都想当老大,谁都认为自己就是老大,既然自大,自然谁都不服谁了,如此,古瓷圈里便产生帮帮派派,你帮我派的争斗便无休无止地上演。
看似古瓷的东西,其实有仿品与真品之分,而仿品又分高仿与低仿。真品的种类就更多了,分传世与出土、高古瓷与明清瓷、南方窑口与北方窑口等等。传世的又分一直传世和早年出土后传世;出土的又分出土与出水、墓藏与窖藏、干坑和水坑、南方与北方等等。墓藏与窖藏又分被土掩与没被土掩。古瓷又有粗瓷与精瓷之分,出土器又有完整器与残器、片片之分等等。
古瓷圈里到底有哪些帮?
先说国宝帮,这是藏界公认的一帮一派了,意思也很简单,就是指钻进假货的死胡同,一条道路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悔不悟不说,还把又脏(作旧)又丑(现代人的粗制滥造)的东东视若国宝,别人要是善意地给他指出,有的甚至恶语相加。这样的实例不少,闹出的笑话也不少,我亲眼见的也不少。每次见到,只好说“少买点,买多了没有用”,别的不能说,因为有的是老者,怕老人家心脏病、高血压突发,要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可没法招架。
其实除了国宝帮,还有很多帮。比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大帮。
一是砖家帮。专家本意是权威人士,可古瓷圈的专家不是这样,他们虽然是专门从事古瓷研究的专业人士,按说也应是权威人士。导致古瓷专家不权威的主要原因是这类人士只做研究不搞收藏,也就是说他们只会闭眼念经,不会睁眼看物,一方面体制规定他们不能搞收藏,二者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从事这方面的专业,但自己并不喜欢,更谈不上热爱。如此一来,这些人就是典型的学院派,也是典型的“老学究”,由于他们的固执与教条,加之先天缺陷,其鉴赏能力远远落后于市场、落后于古瓷研究的时代水平。然而真正的问题却不在于此,在于人们往往都迷信专家,这样的砖家却主导着古瓷收藏的话语权。
二是传世帮。这类人士主要是早年特别是80年代就开始涉足古瓷收藏的人。说实在的,在那个由乱始治的年代,人们都沉浸在“破四旧”的后怕之中,东西便宜不说,最主要的是不用担心买到假货,也绝少遇到出土器物。所以那时的东西基本都是傻开门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尽管闭着眼睛买就是。应该说,传世帮的很幸运,因为随之而来的就是收藏热,传世古瓷由于不受文物法限制,所以成为市场的宠儿,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今。这样一来,以前经常光顾地摊的传世帮,如今大多开起了古玩店,进入拍卖行,不来地摊,一则因为地摊上确实买不到他们熟悉的传世古瓷了,二则他们有钱赚也不必来地摊了。
三是片片帮。学瓷要有老师。从年龄上看,传世帮大多六七十岁了,现在学瓷的人,要不是传世帮带的,要不是从书本上学的,再有就是向瓷片学。向传世帮学的,现在也是新一代的传世帮,而毕竟时代不同了,花小钱基本买不到传世古瓷了,很多这样的人子从父业、徒从师业,大多当起了古瓷经纪人,以传世古瓷倒买倒卖为生。向书本学的,如果不拜师,很大可能会沦为国宝帮。瓷片本是好老师之一,无论何种来路,瓷片都是必学的,就象成为本科生研究生之前,先要从幼儿园、小学等启蒙教育开始一样。但很多人学了瓷片以后,就从片片中走不出来,只认片片不认整器,或只陶醉于片片收藏的乐趣之中,说起片片头头是道,面对整器却迂腐教条得如同傻子一样。
四是垃圾帮。这是片片帮的升级版,基本特性和片片帮差不多。相对来说,片片好认,整器难辨;粗瓷好认、精瓷难辨。越是民间粗瓷,无论是传世还是出土的,都要相对好辨许多。垃圾帮其实就是只认片片和粗瓷的人,这些人的藏品拿出来,只要对古瓷稍有研究的,基本上也都认识,他们由此也颇有成就感,以为收了点破烂货就成了大专家,也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
第五就是伪国宝帮。古瓷中片片和粗瓷相对易辨,传世古瓷次之,真正难辨别的是近年出土或新出土的精瓷。这类东西圈内叫生坑,市场上见到的往往都是浑身是垢(土沁水沁,出土后的原始状态),清理之后有的铮亮如新、光芒四射,这类东西就目前而言,基本处于砖家不认,传世帮不认、片片帮和垃圾帮更是不敢认的尴尬境地,所以这一帮往往也被打成“国宝帮”,其实不是真国宝帮,而是伪国宝帮。伪国宝帮成长经历大多都比较复杂,基本也都拜过师,有的不只一两个老师,老师大多是有几十年古瓷收藏研究的传世帮;也读过许多古瓷收藏的典籍,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自己或者跟着老师常去地摊、古玩店、拍卖会等各级市场,深知古瓷在不同市场的行情,积累了丰富的辨别真假的知识,眼力也不断提升;也经常光顾博物馆,甚至通过网络熟悉全国各地、世界各国中国古瓷的馆藏情况;也收藏研究过片片和粗瓷,有的还深入各大窑址亲自做研究。就成长过程来看,伪国宝帮也曾把专家的话奉为至理名言,迷信过传世帮的老师、拍卖行的掌舵师傅,迷恋过片片和粗瓷,但这些都只是他们学习提高的一个阶段性过程而已,随着能力的增强以及对古瓷收藏研究的理解感悟,他们渐渐突破了老师、书本、片片和粗瓷的认知,开始正视当今时代大破土、大挖掘的客观现实,越来越多地研究和收藏“真精新”的出土古瓷。其实伪国宝帮也可称为孤独帮,原因是古瓷收藏圈里懂得“真精新”出土古瓷的人极少,他们如同沙漠中的独行客,风景极好也只是孤芳自赏,且常被等同于国宝帮招来种种冷嘲热讽,收藏的东西虽然自己当个宝,一但见光面对的往往都是棒槌,被砸得稀里哗啦,不被人认可不说,目前也没有象传世品那样出手变现的可能,收藏对他们来说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因为大规模的建设破土和大规模盗掘出土都是他们制止不了的,国家和法律也没制止得了。而这些东西出来总要流向市场,国内市场立不住脚,自然就流向国外,就象很多高层次人才一样,国内不被重视,自然就跑到国外去了。孤独帮所做的其实就是尽量不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流失海外。
有了帮派,春秋战国一般的争斗就在所难免。最开心是砖家帮,能说会道耍嘴皮子就行,反正自己不收藏,东西也不是自己的,明白一点的就又看又蒙,看不明白的大声说仿品就是,大不了精致一点的就说高仿,说错了反正不负法律责任。最得利的是传世帮,市场上能流通的就是这类东西,也是傻开门的东西,不怕被人砸。最有人气的是片片帮和垃圾帮,就象过去一样,能考上大学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都是小学生、中学生,他们其实就是脱盲一簇。最受伤的当属国宝帮,白花花的银子支援了经济建设不说,买到的东西破烂一堆。最无助的就是伪国宝帮,只能孤独地在美丽的沙漠中独行,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自己喜欢,当然也确实在为国家做贡献,真正藏宝于民。
编辑:付裕
关键词:古瓷圈 春秋战国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