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亮点 亮点
围绕人资环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献计出力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14年工作综述
2014年,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党组工作要求和常委会工作部署,选择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涉及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为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挥好基础性作用。
据了解,人资环委2014年全年共承办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完成专题调研11项,组织重要会议活动13项。有14份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40人次批示,所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亮点
依托重要平台开展协商议政
按照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计划,人资环委2014年承办了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邀请委员和专家共同就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提出落实国务院有关规划,把工程后续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建立库区及上游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建议。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关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的建议》信息上作了重要批示。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前,组织委员开展调研和考察,使不同观点和意见在会上得到充分的交流交融交锋。委员们建议要科学有序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相关行业的发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报送的《关于加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物的建议》政协信息上作了重要批示。
此外,人资环委还与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共同承担第六次常委会议第六专题讨论会议的组织工作。组织常委、委员和专家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主题,就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推进绿色消费、深化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聚焦
围绕重要问题深入调研献策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人口政策、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深化改革目标,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人资环委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中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的重要问题,组织委员会委员深入调查研究,为改革发展献计出力。
人资环委选准主题、集中发力,重点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组织“完善生育政策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专题调研组赴浙江、重庆开展调研,建议毫不动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谋划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问题,做好“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的统筹衔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批示有关部门在完善生育政策时参考调研组提出的建议;组织“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生态补偿机制”专题调研组赴四川、山西、福建等地开展调研,提出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生态补偿条例》,探索多元化补偿方式,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等建议,报告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批示;组织“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专题赴陕西、广东开展调研,提出了科学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路线图、修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等建议,并就核电发展战略提出专门建议,以调研信息专报形式上报。
人资环委围绕海洋湿地、森林、土壤等不同形态的生态系统面临的保护问题,就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重要问题积极建言。组织“沿海滩涂开发与保护”调研组赴河北、辽宁等地开展调研,提出制定沿海地区整体开发与保护规划,从严控制围填海项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重要湿地保护区等建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就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8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一行专程到政协与调研组座谈,面对面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就“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人资环委主任贾治邦率队赴宁夏、陕西、内蒙古等省区调研,建议提升工程战略定位,制定《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条例》,启动退化林分修复工作,推进防护林建设可持续发展;针对黑土地退化问题,委员会组成调研组赴吉林、黑龙江开展调研,提出建议加强立法保护,试点探索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推行保护性耕作制度,尽快实施表土剥离措施等,促成国土资源部酝酿多年的全国耕地耕作层表层土壤剥离利用现场会的召开。
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是2014年人资环委坚持的方向之一。近年来,人资环委持续关注新型城镇化建设,去年就“完善新型城镇化中土地配置与投融资机制”专题组织委员赴山东、江苏开展调研,形成的报告提出因地制宜调整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的交易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增值征收资本收益税等建议;就“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问题,委员会按照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指示,专门就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召开专题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马培华率队赴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开展调研,提出了治理大气污染的一系列意见建议;2010年至2011年,人资环委就千岛湖水资源保护开展了调研和对口协商,直接促成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了巩固试点工作成果,按照全国政协领导批示,人资环委主任贾治邦、副主任张基尧率队再次赴浙江、安徽调研,就做好试点期结束后的后续工作,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提出意见建议,调研报告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和国务委员杨晶的批示。
品牌
选择重要议题搭建多种平台
就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重要议题召开会议,搭建多种形式的议政平台,让政协委员与党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一起论政协商,为委员知情明政、参政议政搭建平台,也是2014年人资环委工作的一个亮点。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关注森林”等传统会议活动就已经成为人资环委着力打造的“品牌”活动。
5月,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召开“治理船舶污染,保护江海环境”座谈会。组织相关部委、委员、专家就治理船舶污染座谈协商,报送了《重视并加强船舶污染防治》信息专报,提出尽快出台船用燃料油国家强制标准和船舶排放国家限制标准、淘汰落后船型等建议,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等领导批示;9月,召开人口与发展座谈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有关民主党派、地方政协、相关部委和专家学者,共同为实现人口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与社会进步协调促进、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建言献策,报送了《关于我国人口与发展的建议》政协信息专报,提出把人口发展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中统筹谋划,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充分释放人才红利等建议;11月,举办第七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以油气资源与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邀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等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与委员和专家学者共同就油气资源保障与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与行动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为“十三五”规划的有关战略安排建言献策。
2014年,人资环委继续深化与部门、党派、地方的合作,就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协商。联合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建立了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联席会议和协调会议制度,共同推进这项工作。组织开展了“童眼观生态——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体验活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入课本、进课堂;与民革中央就启动黄河上游基础性、控制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展联合调研;与民进中央共同承办“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问题”双周协商座谈会,联合举办“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与民盟中央等单位共同主办“2014绿色经济遂宁会议”。
经验
精心谋划选题发挥委员作用加强自身建设
2014年间,人资环委在确定调研、议政选题时确定了三个原则:一是选择具有战略性、全局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和期盼解决的问题;二是选择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子孙福祉的问题,以小切口体现大战略,以小问题的突破带动大问题的解决;三是选择各部门有积极性,但一个部门又难以单独解决的问题,把各部门协调起来,利用各自优势,更好发掘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
为充分调动委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人资环委加强了对各项调研和会议活动的统筹安排,在尊重委员意愿的基础上,确保所有委员都有参加活动的机会。注重发挥委员专业优势,优化调研座谈参加人员结构。
人资环委自身建设也在2014年得到强化,为委员履职做好参谋服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坚持学习好、联系好、服务好“三好”要求,积极发挥统筹协调联络服务作用,切实当好参谋助手。认真落实中央和全国政协有关规定,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狠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强化作风和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政务性和事务性服务水平,保证了委员会和委员各项履职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编辑:水灵
关键词:人资环领域 全面深化改革 献计出力 协商议政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