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高等教育改革成功需要三个条件

2015年03月12日 15:10 | 作者:王尚喆 | 来源:凤凰网
分享到: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出重要信号:中央政府将继续以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保障教育公平发展,强调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博士,他就社会热议的教育改革、慕课进中国、传统文化进课堂、职业教育发展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教育改革涉及问题非常复杂 无法一步到位

  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很多,从招生制度改革、分层分类改革到专业课程改革,还包括学生就业和创业机制改革等等。现在一定要放弃一种想法:改革能一步到位、一次能够成功。教育改革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既涉及教育体系内部的问题,也涉及教育体系外部的问题、社会环境的问题,所以改革条件这么复杂的情况下,稳步推进就很重要。

  目前中国各领域的改革举措,还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能否成功还要等社会检验,看看是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对教育改革的期望。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实现什么目标,是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还是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这次改革的最终效果,与改革的目标、理念息息相关。

  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要真正建立起以学校为主体、真正体现办学主体特点、符合其办学理念,能很好发挥办学主体作用的机制,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改革后仍然是上面怎么讲下面怎么做,这个改革我觉得是没有成功的。改革最后的成功,就是让办学主体都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形成一种好的办学模式,百花齐放,多元标准。

  这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就现在的做法,我觉得还是应该有宽容之心,还是应该再耐心看几年,到底对最后目标的实现会有多大作用。

  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离不开三个条件

  任何一种评价体系,要完整地把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和潜能都评价出来,是不可能的,就考试而言,在不同心理和精神状态下,发挥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在目前情况下,选拔性考试必须这么来做,这是因为条件所限,并不是说这样的考试制度本身有多大的合理性科学性。

  任何一类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都需要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来满足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发达是社会发达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最重要的两个任务,第一是按照社会需求把学生培养好,第二,大学还要做研究,对社会的知识贡献,基础创新的贡献,也有责任来做。

  高等教育改革,最后看能不能成功,就是能不能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能不能产生更杰出的研究成果,如果做不到这两点,不管说的再漂亮,我认为高等教育改革都不会成功。

  怎样让培养出的人才更优秀、更符合社会需要,我觉得要通过实践,非常需要创新。南方科技大学想走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现在评价它的成功与失败太早,建校这几年,对未来学校发展会留下非常宝贵的经验,哪些地方成功哪些地方不成功,培养出的学生是不是受社会欢迎。培养人才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评价一所大学也不是三五年就能看出来,它的学生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一代一代来证明学校是不是办学成功。

  现在非常需要鼓励大学创新,通过大学改革来鼓励创新,让大学能够走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展示不同理念,这点上现在做的还很不够。南方科技大学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应该有更多大学有勇气进行自我改革,能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点,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之路、探索高水平科研成果之路。

  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离不开三个条件:第一,高等院校自身要愿意进行改革,愿意实践不同的办学理念,大学自身的努力非常重要。

编辑:孙莉姗

01 02

关键词:大学 改革 成功 教育 办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