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反垄断调查人员:出发前听贝多芬交响乐壮行
突袭调查是美方教我们的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近年来中国政府强势的反垄断工作,有很多猜测。就你个人来说,反垄断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还是一项抗压更重要的工作?
许昆林:技术难度还好。我们查处案件都会借助外脑、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会请顶级专家来咨询。譬如高通案件,我们请的专家包括法律、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这样能力就能放大十倍、百倍。
《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8月,欧盟中国商会曾公开发布关于《反垄断法》相关调查的声明,对中国反垄断部门调查执法程序与公正性提出质疑。你们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许昆林:其实会见后他们就表示理解,愿意共同维护这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我对他们说,原来我们拒绝见面,就是因为你们的做法有问题。你们在没有任何求证的情况下,道听途说就发表声明,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如果我们在沟通后还是不能说服你,你再发表声明也不迟。
他们发表完声明再来找我们,当然不想见,不希望他们借机炒作。所以见面时就不客气地指出了这点。
他们表示这是误会。这次交流的很多信息,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
关于他们要求的公开、透明,我们都作了说明,中国的反垄断是“可以公布但不是必须公布”。
对企业来讲,如果被政府处罚,经济上已经有损失了,还公开就是二次惩罚。二次惩罚可能比经济处罚更严重。
所以有的公司就恳请我们不公开。我们认为处罚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没再坚持公开。
《瞭望东方周刊》:美国商会也曾指责你们的取证调查执法粗暴。譬如2014年8月4日突击查访奔驰上海办事处,调取了电脑里的数据资料,并约谈多名高管。
许昆林:所谓粗暴就是指我们的突袭调查,我们都给他们作过解释。
事实上这种突袭调查,也是我们和美方交流的时候,美方教我们的。反垄断案件的调查执法包括:发现线索、调查取证、研究处理、作出处罚等多个阶段,其中调查取证是最关键的。如果不突袭,证据很容易丢失、毁灭,美国的反垄断执法部门也是这么做的。
《瞭望东方周刊》:也有一种说法是,你们不允许被查企业请律师?
许昆林: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我们与高通公司沟通,对时间、地点、人员数量都不限制。他们每次都聘请了中国律师,全程在场。
《瞭望东方周刊》:查处的外企占比有多少?
许昆林:我们有统计数据,外国企业只占中国反垄断调查的10%。当然,我们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现在公布处罚告知书,但也征求被处罚对象的意见。他们认为有商业机密的,都可以勾掉。我们处罚日本8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和4家轴承企业,处罚告知书的内容就勾掉了不少。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反垄断调查人员 出发前 听贝多芬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