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反垄断调查人员:出发前听贝多芬交响乐壮行

2015年06月21日 10:59 | 作者:陈融雪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分享到: 

3

 

  “舍得一身剐”的调查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进行一场现场调查取证?

  许昆林:反垄断局有2个调查处,每个处4个人,共8人。每个人都要查大量案件,要处理的头绪特别多。

  我们也遭遇过现场对抗和软抵制,所以外围调查很有技巧、不能打草惊蛇。譬如查乳粉企业纵向价格垄断协议案,他们曾在邮件中建议不要用书面沟通,要口头表述。这些内容我们都是在已删除的邮件里找到的。

  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有违法事实,就没有不被发现的。

  我们有技术人员,会找下游、找交易相对人协助调查,也有政策。第一个主动报告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可以免除处罚;第二个可以按照不低于50%的幅度减轻处罚。

  《瞭望东方周刊》:5年前你调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时,中国的反垄断工作刚刚起步,反垄断局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许昆林:2009年12月,我调入价格监督检查司时,司里共有6个处、26人,其中一个处负责价格反垄断,仅有两个人。

  那时正是“蒜你狠”和“豆你玩”流行的阶段,部分农产品正疯狂涨价,国务院开会研究解决这个事情。我们就去调查,去找蔬菜协会大蒜分会和绿豆分会。

  2010年7月,重罚了一批串通涨价、哄抬农产品价格的企业。其中,串通、捏造散布绿豆涨价信息、操纵市场价格的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被处以100万元罚款。

  通过整治,农产品价格回归平稳。2011年7月,价格监督检查司获中编办批复,更名为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编制增加了20个,达到46人,处室增设4个,也批准了8个省市对各自的价格反垄断部门进行扩编,总计150个。

  《瞭望东方周刊》:据称,调查处的处长出发前都要听《拉德斯基进行曲》和贝多芬的交响乐壮行,有这么艰难吗?

  许昆林:我们的执法环境还不够好。我给他们讲过,执法要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

  有的地方政府部门,还把监管与发展生产力相对立。其实监管就是生产力。譬如三聚氰胺事件,就是监督不到位,给奶企带来多大损失!

  但这也不能完全责怪执法部门,执法可能受到干扰。现在,对行政执法还是不够重视。我的想法是,必须全国统一执法尺度与标准。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反垄断调查人员 出发前 听贝多芬交响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