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北大清华抢生源互揭招生时存拿钱诱惑考生等行为

2015年06月29日 09:49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 回应

  反对个别招生人员不文明不礼貌行为

  对于微博骂战,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一名老师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依其个人看法,这件事就像“两朋友在底下喝点酒,随便说点什么,互相骂一骂,不值得关注”。

  如他们所说,北大四川招生组是否拿钱“诱惑”考生?昨日,北大四川招生组组长任羽中向新京报记者回应称,“从来没有给过谁一分钱,也没有这个钱给人,这个肯定是没有的,我们有什么钱给人呢?”

  2013年,北大招办也曾表示,在高考志愿填报咨询阶段,北大明确拒绝了少数企图向北大索要巨额奖金、进行讨价还价的所谓“状元”,“用实际行动切实坚守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责任和诚信,使教育回归本质。”

  昨日,北大新闻发言人蒋朗朗表示,已注意到某些在招生过程中不当行为的网上报道,“对于个别招生人员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的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我们予以坚决反对。”

  清华方面也在昨天傍晚表态,表示已重申招生相关纪律,要求有关人员删除微博,希望各招生组继续做好咨询工作,充分了解考生意向,服务好考生和家长。

  ■ 专家

  预录取、重金许诺等招生方式属违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若存在重金许诺、超越政策等行为,则两所高校这种招生方式涉嫌违规。

  “这种事情其实多年前就有,两个学校各地招生组在出成绩那一刻,就争先按照分数高低对考生进行逐一登记、拜访。”熊丙奇说,以往的这种现象,多为明争暗斗,不在台面上进行。

  熊丙奇指出,为了遏制这种现象,教育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颁布了26条招生禁令,其中一条就是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承诺预录取,或者跟新生承诺高额奖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

  而对于这两个顶尖学府的做法,熊丙奇指出,最大的弊端还是整个高考制度。

  “现在只有高考一个统一的方式,因此分数不仅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大学关注的焦点,录取人数实际上就是按照分数来排的,所以这就导致名校招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直到今年彻底爆发”,他说。

  熊丙奇强调,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如今我们的自主招生制度很不完善,好的学校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在操作上学校受到限制较多,这也导致名校只能用这种抢生源的方式来获得高分学生,“所以高考以及录取制度还得继续推进改革才行。”

编辑:巩盼东

01 02 03

关键词:北大清华抢生源 拿钱诱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