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昆明学院“网售”毕业生 每人千元“包邮”
追访2
毕业生是否愿意“触网”?
学校层层筛选,量身打造“卖点”;学生称希望带来更多机会
23岁的旅游管理系学生杨青今年毕业,遇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杨青说,身边的同学去面试,随便一个岗位都有20来个竞争对手,要经历反复的“考核”。她觉得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却也没有更多的渠道展示自己。
6月份,杨青得知学校要开网店,能进驻的学生先由院系选出。杨青所在的院系推荐了10个人,学校筛选后留下了4个,包括杨青。
城建学院的冯家豪也是65名“触网”学生中的一员。
“与几家公司谈过之后,还没有物色到比较满意的工作。相比前几年,适合的岗位在收缩。”冯家豪说,他的班级,目前三分之一的同学找到了较满意的工作。
杨青和冯家豪不约而同地认为这次“触网”是一次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学校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不同“卖点”。
新京报记者发现,65位学生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这些名字的来源是该校校办的工作人员为65人“量身打造”的。
杨青在“昆明学院人才店”的代号是“k062”,名字是“巧嘴佳人 强势女公关独树一帜”。冯家豪在店铺中的名字是“摄像机中的B-box型男 水利水电学霸玩的一手好口技”。在这一段文字中,透露了他水利水电学的专业出身,也介绍了个人特点。
杨青对记者表示,在最初进驻该店铺之前,每个学生写了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而最后这个名字是校办的老师和同学做的一个定位,意在抓住每个人的闪光点和特点。
杨青一开始也有疑虑,“如果信息泄露被不法使用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发现学校为了保护他们,只公布了特长,院系和专业。
目前,昆明学院此举引起热议,一些网友对65个毕业生进行了揶揄。
杨青和冯家豪对此不以为意,相比非议,他们更看重的是平台带来的改变。“我们还年轻,即使有非议又怎样?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信息,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季中,就有更多的机会。”
编辑:曾珂
关键词:昆明学院网售毕业生 千元包邮毕业生 毕业生每人千元包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