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宁夏部分公办养老机构拒收失能老人成潜规则
公办机构拒收民营机构太贵
“老人卧床多年,想找专业的养老机构帮助护理,可公办的不收,民办的条件差……”家住银川市锦绣苑的市民张晓梅告诉记者,5年来,她和丈夫一直伺候着患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今年,疾病缠身的夫妻俩实在无力照顾老人,便决定将老人送进养老机构,可跑遍了银川市的养老机构,均以无床位为由拒收。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宁夏90多家公办养老机构,无一家可以专业照顾失能老人,全区仅有的1万多张养老床位在无法满足正常老人社会养老需求的前提下,拒收失能老人成了潜规则。
民办养老机构的出现,给许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带来了希望,但由于缺乏长效机制的支撑,民办养老机构不仅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也不尽如人意,有许多机构都在负债经营。同时,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为60岁以上的老人开通意外险,这让很多民办养老机构更加谨慎。
2006年,面对失能老人养老这一社会难题,银川下岗女工何宁红先后创办了宁红爱心老年公寓和宁红阳光家园。目前,在她的爱心机构里有60多位失能失智老人。“失能老人留院观察一个月后,根据其个人情况确定收费标准。”据何宁红介绍,在他们这里,失能老人的收费一般在每月2000元至3000元。对于特别困难的失能老人,由社区出具证明后,可减免部分费用,仅收取基本的伙食和护理费,但即使是这样,很多人还是觉得费用偏高。
何宁红告诉记者,今年年初,有位失能老人准备办理手续进养老院,但老人一个月只有1200元左右的退休工资,他每月仅买药就得花费500元。虽然何宁红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协调,老人的家人最终还是因费用太高而放弃。
记者从宁夏民政厅福利处了解到,截至2014年年底,宁夏全区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共有109个,其中民办养老机构20个。数据显示,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并不高。以石嘴山为例,该市共有102723名老年人,只有873人入住养老机构,其余均居家养老。同时,石嘴山市失能老人总数为6281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仅260人。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宁夏 公办养老机构 拒收失能老人 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