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甘肃三座大桥建成7年多次大修 被指“豆腐渣”工程(图)

2015年11月08日 19:30 | 来源: 央广网
分享到: 

甘肃三座大桥建成7年多次大修 被指“豆腐渣”(图)4

环县政府设立的封路公告牌

 

甘肃三座大桥建成7年多次大修 被指“豆腐渣”(图)5

桥面更换期间,临时推出来的便道

 

  三座大桥附近的群众,也证实了杨先生的说法,他们说,有一次是桥的柱子扭了,加固桥柱带加钢管是一回;还有一回是桥面低了,又给桥面上倒了一层水泥和石子。

  在杨先生看来,建成才7年的桥梁,就好几次成为“危桥”。多次修补,说明大桥的工程质量可能存在严重问题。而这三座大桥附近的村民们则直言,涉事的这几座桥,的确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白草滩村村民白先生回忆,建设时“就没震动瓷实”。桥面软得很,当初试桥的时候,“桥面就软得不够标准嘛。”

  白草滩的另一位村民说,当年桥梁验收时,她曾跟着检测人员,见证过整个验桥的过程。这位村民说,涉事的这几座桥,当初就没有被验收上:“验桥的时候,四辆车在桥头站稳,人家有技术员,技术员拿着仪器扫,前面两辆车先过,紧跟着后面两辆车过。有一座桥很稳当,到那几座桥上,车就颤。技术员当时就说那几座桥过不了关,得重新加固,说缺了水泥,短了钢筋了。水泥薄得很,钢筋少得很。”

  这位自称曾参与验桥的村民说,后来,整个甜木路就通车了,但没有听说那三座桥有什么加固的工程措施。

  建成通车才7年的大桥,为何多次大修之后,还是成了危桥?当地群众所说的,大桥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是否属实?

  大桥质量是否真的有问题?甘肃省公路局环县公路段段长李朝荣说,在日常养护中,也发现这三座桥存在一定的问题,挠度比较大,也就是车辆通过时,人站在桥体上感觉到桥体上下抖动比较厉害,“从表面上看不出啥来。”

  至于这是否意味着大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环县公路段段长李朝荣说,由于公路段不是改造项目的管理单位,所以,不太清楚。但李朝荣也坦言,像这种7年多次大修仍然成为“危桥”的情况,此前,他没有遇到过:“庆阳这个地方,像这样大的桥很少,以前我们养护的多是小桥,比不成。也有换桥面的,但那是小桥,而且运行时间比较长,三四十年这一类的。这一次这种情况,可能确实很少。”

  李朝荣推测,交通量超过设计标准,以及超限车辆,可能是造成桥梁多次维修的主要原因。但准确的解释,得找省公路局。而甘肃省公路局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的确将这三座桥频繁维修,归因于不断增长的交通量,以及过多的超限车。

  对于省公路局的这种解释,经常走这一段路的杨先生,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是超载车造成的,甜木路上所有的桥梁都会出问题,而不仅仅是只维修这三座桥。“政府也不会漠视,任由超载车辆损坏桥梁这种情况发生。”

编辑:王沥慷

< 0 1 0 2 0 3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