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甘肃三座大桥建成7年多次大修 被指“豆腐渣”工程(图)

2015年11月08日 19:30 | 来源: 央广网
分享到: 

甘肃三座大桥建成7年多次大修 被指“豆腐渣”(图)6

桥头的警示牌

 

甘肃三座大桥建成7年多次大修 被指“豆腐渣”(图)7

赵庄1号桥更换下来的旧桥面

 

  而一位内部人士则明确指出,超限超载车辆,只是大桥出问题的原因之一。这位内部人士认为,大桥在设计施工方面,就有“毛病”:“换桥面的这几座桥,都是50米跨径。同样是50米跨径的,下面有个桥是5片T梁,就好好的。这4片T梁的,可能承载力要弱一些。桥面的上下振幅大得很,但究竟是当初就设计的是4片梁,还是说设计的是5片梁施工时只做了4片梁,那我就不清楚了。”

  而或许,更直接的原因在于,路桥的预算一减再减。内部人士透露,当时修路的时候,资金上从原先的5个多亿一直压缩,最后变成两个多亿,从设计上来说,活还要干,钱又不够。“说句公道良心话,当时修路从山沟里往出修,光打便道困难都多得很。一方沙子一方水泥,一下雨,东西都拉不到跟前去。好几个施工队到最后都跑了。”

  这位内部人士的说法,是否合理,是否属实?记者向甘肃省公路局方面求证,办公室的负责人表示,掌握情况的处室负责人不在,他暂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等下周一再联系。

  建成通车不过7年时间,多次维修无果,如今还得更换全部桥面,这三座大桥才能交付使用。在这7年的频繁维修中,陆续所投入的资金,恐怕不会是个小数目,而因修桥造成的交通拥堵和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很难计算。

  采访中,多位群众都表示,大桥频繁维修这几年,临时推出来的便道上,不知道翻了多少车,杨先生说,国家投资的目的,也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出行。就是把国家投资的钱,花在有益的地方。“现在这几座桥三番五次地维修,也让国家的投资打了折扣。”

  如果桥梁工程质量真有问题,这些桥当年是如何通过竣工验收的?换过桥面之后,这三座危桥能否摘掉“危险”的帽子?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记者肖源)

 

编辑:王沥慷

< 0 1 0 2 0 3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