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江西快递货车起火4千快件报废 盘点快递行业之乱象

江西高速货车着火 4000多件快递报废
乱象之一:暴力分拣何时了
继去年申通被指暴力分拣被相关部门约谈后,今年315期间,顺丰、韵达、圆通又被央视曝光分拣不合规。暗访视频中显示,在一家快递公司的分拣中心,“大不压小、重不压轻”的码放原则、“快件分拣脱手时不超过30厘米”的规定都成了“浮云”,只要位置和方向正确,有多远就扔多远。工作人员称,不用担心快件损坏,因为快递公司“保丢不保损”。
事情曝光后,快递企业纷纷表示展开自查,邮政管理局也加强了对暴力分拣的监管,对涉事企业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
但是这一年来,“抛扔摔踢齐上阵”有关暴力分拣的新闻仍然层出不穷,市民对这种分拣方式的担忧与日俱增。有业内人士称,我国快递行业正处在野蛮生长的时期,快递企业要生存下去,最重要的一个竞争力就是快,在追求速度的情况下服务质量很难保证。由此看来,想要暴力分拣的顽疾得到根治,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自动化分拣在快递行业的全面推进。
乱象之二:快递单贩卖成风
今年10月,媒体曝光圆通快递百万客户信息被兜售,再一次把快递行业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据报道,一份填写完整的快递单在网上,居然卖到了四毛钱一张。购买者多是淘宝店家,购买快递单上的单号等信息制造虚假交易,提高信誉。为了创收,圆通、申通、天天快递等快递公司会留存着单号等信息,价高就卖。个人信息贩卖成风似乎成为了快递行业公开的秘密。
对此,国家邮政局于11月27日发布《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快件管理规定》、《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等5个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规定加盟网点泄露个人信息由总部担责并吊销许可证。其实,快递行业的用户信息安全在多项法律规定中早有体现,只是收效甚微。这次新出台的5个文件能否刹住快递行业信息买卖的不正之风,我们拭目以待。
乱象之三:开箱验视成空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毒快递”事件一出再次引发网友和消费者对圆通及快递行业安全的各种拷问和舆论声讨。11月28日,圆通速递的潍坊网点工作人员在卸载快件时,发现有液态化学品泄漏,48小时内先后有5名工作人员出现中毒症状。“染毒”的快件在投递出以后,多名收件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反应,山东东营广饶县大王镇的居民刘兴亮在收到网购皮鞋后更是意外中毒身亡。随后,寄件企业负责人被警方控制,负责收寄、送递的圆通速递加盟商被惩处。
这次的毒快递事件并不是偶然,长期以来快递行业开箱验视制度的形同虚设难辞其咎。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对于快递员验视包裹感到反感,对让其出示身份证明举动则更是不信任;另一方面,快递员在业务高峰期时,逐个开箱验视的确很影响时效。因此,即便国家邮政局紧急启动收寄验视制度专项整治活动,验视环节的执行难度不容小觑。
乱象之四:快件丢失获赔难
除了上述引发行业地震的大丑闻,快件丢失获赔难也是每年快递行业备受诟病之处。《快递员弄丢客户快件价值3.2万元仅赔2000元》、《海口女子20万元发票快件丢失快递称最多赔千元》、《青州一女子快递婚戒中转站丢失原价4000多只赔200》……从这些新闻不难看出,当快递物品发生损害、丢失时,快递公司隐瞒信息追责处理不积极,消费者也很难获得满意的赔偿额度。
我国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在快递服务过程中,快件(邮件)发生延误、丢失、损毁和内件不符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与用户的约定,依法予以赔偿。企业与用户之间未对赔偿事项进行约定的,对于购买保价的快件(邮件),应当按照保价金额赔偿”。对于没有购买保险的快件,按照快递运费的倍数来赔偿,最高不超过5倍。
但现实的情况是,多数消费者在寄件时不进行保价,丢件后多半只能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说。而另一方面,即使熟悉法律的消费者要求赔偿,但迫于维权成本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编辑:杨岚
关键词:江西快递货车起火 江西快递货车起火报废 快件报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