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捐出“余款”是一种爱心互动
两个月前,广东肇庆学院大二女生沈霞妹在微信朋友圈筹款救病父,三天筹到近百万。12月3日凌晨3点半,沈霞妹父亲不幸去世。随后,霞妹承诺将剩余的48 .6万余元善款捐出。12月16日下午,沈霞妹公布善款来源和捐款去向,并现场签订相关捐赠协议。(12月19日《南方都市报》)
在这个充满爱和善的社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来都不缺现实的佐证,广东肇庆女大学生沈霞妹“众筹救父”,便是典型的一例。其父亲病重,因无力承担巨额医药费,家里准备放弃治疗,无奈之下,其在网上筹款救父,短短3天时间,善款多达百万元。但是,由于病情太重,父亲不幸去世。悲痛之余,沈霞妹决定将剩余的近50万元善款捐出。
爱心的簇拥,慈善的伟力,不仅洗涤了沈霞妹心中的阴霾,而且给她带来了无以言表的感动;同时,也激发出了其善良、质朴的情怀。再者,沈霞妹将余款捐出,表现出了一种良好的姿态:不贪占公众的爱心,不奢享慈善资源。从这一点来看,沈霞妹表现出来这种姿态,值得许多受助人效仿。
特别是,沈霞妹将余款捐出,也是与爱心和慈善的一种良性互动。其一,期待由自己发起的这次“众筹救父”行动,始于众筹,终于慈善,能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其二,在接受爱心援助的同时,向爱心人士表达感恩之情。其三,希望人们不要把关注和爱心聚集于她一人身上,社会上还有比她更不幸、更需要帮助的人。
可见,对爱心和慈善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反哺爱心和慈善。具体来讲,受助对象如果觉得“爱心过剩”,或者善款没有用完,不妨将接受的部分善款捐献出去,去救助那些比自己更不幸、更需要帮助的人。只有这样,对爱心和慈善的良性互动,才更有实际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慈善“回流”的温暖力量;也只有这样,每一次网上募捐活动,均会有一个更加完美的结局。(汪昌莲)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沈霞妹 微信朋友圈筹款救病父 捐出“余款”


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重庆举行
“朱诺”号首次近观木星“大红斑”,仅9000公里!
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
巴黎和洛杉矶同时赢得奥运会承办权
美海军陆战队一空中加油机坠毁 机上16人遇难
乌克兰男子打造木制机器人“一家” 用1750块零件
重庆动物园为双胞胎大熊猫举办1岁生日会
新一轮叙利亚问题日内瓦和谈启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