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轻处行贿官员,是无奈更是缺憾
“瞧,那些给落马县委书记送礼的官员们个个都还在!”13日,一则网帖引发热议,帖子援引公开的河南许昌鄢陵县委原书记谢连章受贿案的判决书,梳理了曾给谢“送礼”的数十名官员的款项金额来源、职位变动及现状,“发现现在有人高升,有的仍在原地踏步”。许昌市委组织部则回应称,谢连章案涉密,法院判决书公开前组织部并不掌握相关官员行贿一事,2015年前就已完成任免调动。(1月14日《南方都市报》)
“行贿官员个个还在”,有心人一番梳理所得出的结论,乍看之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可是,倘若将视野放长远,我们也许会发现,类似现象并非一地一时的特例。在不少地方,行贿者免责或轻罚,几乎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之所以如此,无疑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这其中,既与纪检、司法工作的策略性取舍有关,也是基于对地域微观政治生态的综合考量……鄢陵一案所呈现的曲折走向,足可印证个中纠葛。
面对质疑,许昌有关部门的解释是,“判决书公布之前,相关人事调动就已完成。”其潜台词,无非是“覆水难收”、“不知者不罪”——可谁都知道,若严加推敲,这套说辞断然是站不住脚的。一些行贿官员,到底为何能平安无事?这个问题,各界实则早有公论:一则,行贿人多主动配合调查,充当污点证人协助指控受贿者,因而得以从轻处理;再者,行贿官员人数众多、牵涉太广,为了避免官场动荡,纪检部门时常只能是“记录在案,暂不问罪”。
相较于理想状态,“行贿官员个个还在”的结果,当然不尽如人意。但也必须意识到,很多时候轻处行贿者,恰恰是为了推动案件调查,真正做到“首恶必究”。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权衡利弊后的主动取舍……且需要重申的是,对行贿官员的宽恕,也绝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比如说,行贿额特别巨大的、涉及特定利益输送的(尤其“买官卖官”),就必得严惩严办。那么试问,鄢陵案中,那些“还在”的行贿官员,当真都没触碰“红线”吗?
其实,除了“处理结果”相似之外,无论是鄢陵案,还是其他类似的行贿案件,还存在着两个共性特征。其一,行贿行为的目标对象主要是县处级实权干部;其二,行贿者多数由基层公职人员组成。这事实上表明,手握巨大权力的“一把手”,尚且远未被有效监督和约束。其主观化、随意化的用权行为,很容易就引发所在官场生态圈的连锁病变。在此语境内,低级别官员极易被“你送我也送”的大环境推着,不知不觉就变成行贿者中的一员。
从长远来看,“重受贿、轻行贿”的状况,势必要加以扭转。也只有这样,才能兑现“除恶务尽”,在官场内形成正确的引导和激励。而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去思考的则是,该如何彻底消除,公职系统内由来已久的“行贿土壤”?(然 玉)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重受贿、轻行贿” 贪污受贿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回迁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重庆主城区开展深夜电网大检修 备战下一轮高温天气
大连付家庄海滨浴场迎来游客高峰
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落户青海
人民政协报社举行“浪花飞舞”2017年职工水上趣味运动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在轨测试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停靠斯里兰卡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