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何香凝的家风:革命
廖承志1908年9月25日生于日本东京,出生时,父母即希望其长大后继承革命先辈的志向,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因而给他起名“承志”。
作为母亲的何香凝,始终对廖承志的革命志向与行动予以毫无保留的支持,并屡有公开声明与寄言嘱托。譬如,当1933年3月28日廖承志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时,何香凝在上海发表公开声明称“承志因国难日深,辍学返国,不知何故被捕。小儿承志昨晚在沪被外国捕房拘捕,但未悉拘留何处,余愿与儿共留囹圄,惟不愿留在外国捕房,要求解往华界,即死亦愿在华界,不在租界。”短短的几句话声明,何香凝大义凛然的爱国之情,与无私奉献的爱子之情已溢于字里行间。这样的声明,正是一代革命家风的生动写照。
何香凝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近花甲之年的何香凝爱国之志老而弥坚,对抗日救亡运动热情支持;7月22日,她在其上海寓所成立了最早、最大的妇女抗日团体———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自任主席兼总务组长,号召全国妇女组织起来,“为了中华的自由解放,奋斗到底。”可以说,她也正是在以身作则,对在前线抗敌的儿子予以最坚决的响应与勉励。
毋庸多言,在国难深重之际,作为母亲的何香凝对于正在华北前线浴血抗战、已经成为红军领导人之一的廖承志,自然有着无尽关切与深远寄望。她于1937年9月28日接受上海《立报》记者专访,此刻她抱病在家,仍屡屡谈及对其子的评价与嘱托。当记者称赞廖“会画、会唱、会写,懂好几种外国文字”的才华出众时,她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道:“啊,别人太夸奖他了。可是我可以告诉你,他现在也许快29岁了,我不十分记得清楚。只记得他是在我和廖先生亡命日本时出世的。7岁时在日本进了一所法国人办的晓星小学,这时,他开始学习日文和法文,每晚散课回家,再由我亲自教他中文。至于在书画方面,几乎是他天生的一种嗜好……他很能耐劳,不爱奢华,对小事他总不计较,因此常常被人叫傻子。”
在母亲何香凝眼中,廖承志的童年是在繁重的功课与严格的家教中度过的,所谓“才子”也是通过长期教育才培养成的。最后,母亲对时年已近30岁的儿子寄嘱期望,她说:“他研究的是政治经济学,如今前线从军正为祖国抗战,学用正当其时。”
何香凝的革命家风,一直与廖承志的革命行动伴随一生。抗战期间,儿子在前线全力参与抗战,母亲则在后方大力宣传抗战,母子二人均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文/肖伊绯)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何香凝 家风 革命 家教 承志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