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京剧中的猴戏:杨小楼身段惊险 盖叫天牵骆驼上台
猴年说猴事,既切题,也是应景,这是中国人民俗活动的一部分,好比新春贴对联一样。在2016年元旦期间,上海京剧院就隆重推出由第三代郑 (法祥)派传人严庆谷领衔主演跨度为期一年,分为吉祥篇、励志篇和功德篇三个篇章的孙悟空戏系列展演。喜欢看猴戏的观众可以去现场一饱眼福。

严庆谷扮演的孙悟空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京剧中有关猴戏的事情。猴戏的起源非常早,早在汉代画像石中百戏图里就有猴戏形象。但京剧中的猴戏来源于昆曲,归武生行当。猴戏在京剧中属于偏门,戏码并不多,和生旦戏不可同日而语,但由于演猴戏的名家辈出,因而,在观众中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猴戏的近代流传主要还是在清末时期。由于小说《西游记》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了猴戏在市民阶层的流行,产生了不少擅演猴戏的名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有杨小楼、李万春、李少春、盖叫天等人,这些都是当时名震海内的京剧大家。众所周知,京剧是角的艺术,所以,再冷僻的戏,只要有好的角在,就能大放异彩。
自从明朝董其昌将绘画分为南北宗后,中国的艺术一直有南北派之分。如绘画上的南张(大千)北溥(心畬),篆刻上的北齐(白石)南邓(散木)。在京剧上也是如此,如老生行当的南麒(周信芳)北马(马连良),而在武生行当里,就是北杨(小楼)南盖(叫天)了。他们风格不一,都擅演猴戏,都是这个行当里的一代宗师。
京剧里的猴戏表演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盛极一时。所谓时势造英雄,现代猴戏看的人少了,猴戏也就有些没落了,除了六小龄童因电视剧《西游记》走红而全国闻名以外,戏曲界擅演猴戏的名角已是难得一见。

杨小楼猴戏脸谱。
杨小楼的猴戏学自他的父亲杨月楼。而他最早的艺名叫“小杨猴”,既源于家学,又有所创新。杨小楼重视舞台的完整性和整体美。他扮演的《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在“偷桃”“盗丹”等场中,穿戴黄色蓝团龙的智多衣和加球饰的硬壳“钻天盔”,以取代当时与孙悟空身份不相称的“猴衣猴帽”。这种细节上的一丝不苟,可以看出一个优秀演员所花的心力,而这正是名家区别于普通艺人的所在。
据老一辈的人说,杨小楼年轻时演《水帘洞》,在高台上,坐圈椅,有许多惊险的身段,闹海的跌扑灵活,开打的火爆热烈都令人叹为观止。杨小楼的《安天会》,据剧评名家丁秉鐩说,他的美猴王,穿蟒袍,有王者相,动作敏捷,嗓音清亮,且在动作、演唱、身段、表情上无不生动逼肖,演出得极有层次,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活泼而不过火,轻松而不俚俗。这种境界恐怕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能感受得到,也足以说明杨小楼功夫之了得。
在北派的名家中,还有一位老伶工郝振基,在北昆名家韩世昌的昆弋班里搭班,也擅演《安天会》。为揣摩猴子的动作,表情,他在家里养了一只猴子,朝夕观摩猴子的动态,且郝振基本人瘦小枯干,天生就是猴子相。所以他的《安天会》,在模仿猴子的动作上十分“神似”,抓耳挠腮、挤眼缩脖,俨然就是活猴,很多人觉得郝振基甚至赛过了杨小楼,但这毕竟只是像而已,在表演艺术方面,他万不能与杨小楼相提并论。
北派武生在杨小楼去世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武生的领军人物,且擅演猴戏的还有李万春和李少春,他们是郎舅关系,但因为是同行,“二李之争”一度达四五年之久,在当年也是轰动梨园界的大事。
李万春身材不高,擅长短打,演猴戏自然是得心应手。李万春的招牌戏是《武松》,和南派的盖叫天一样。李万春的《安天会》活泼生动,浑身都是戏,在当时人看来,仅次于杨小楼。他的猴戏在北方奠定了基础,几乎每场必演。但猴戏的剧目非常少,也就《水帘洞》《安天会》几出。李万春走红后,开始拓展剧目,于是出现了二本 《安天会》《五行山》《斗六贼》《真假美猴王》等一连串的猴戏,并在表演上也增加了新型的开打,在把子上用黏、勾、搭、挂等各种小动作丰富角色的形象,使观众感到新鲜、有趣、刺激,而李万春也因此成为猴戏的权威。
李万春虽在京剧史上留名,但论影响力则不及妻弟李少春。由于京剧电影 《野猪林》 的拍摄,更使得李少春声名大振。
李少春同样生于京剧世家,他的父亲李桂春,艺名小达子,以演包公戏闻名上海滩,赚得钵满盆满。当时上海有一句话,梅兰芳包银再大,也只是几年到上海演一回,而小达子一年要挣好几万。言下之意是梅兰芳也不及他。
李少春师从余叔岩,嗓子虽不及孟小冬,但毕竟是世家子弟,基本功扎实,这又是孟小冬所不及的。既然提到“二李之争”,我们不妨来说说其间的趣闻吧。
既是郎舅关系,李少春初到北平(京)演出,李万春自然尽心尽力安排。但李少春头一天的打炮戏是 《战马超》和《群臣宴》,后面贴的又是猴戏《水帘洞》,而这两出戏都是李万春擅长的戏。李少春演的又是风生水起,这让做姐夫的如何高兴。于是在李少春再度演《水帘洞》的同一天,李万春也贴出文武双出的《水帘洞》和《四郎探母》,引得戏迷大为兴奋。
正当擂台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老生李宝奎向李少春献计,既然李万春的《安天会》《水帘洞》叫座,但观众总不能一直看这两出戏吧!于是李宝奎编了一出新戏《智激美猴王》,并设计了很多新的开打动作,由李少春演孙悟空,自己反串猪八戒。新戏推出后,轰动京城,从此郎舅开始结下梁子。
《智激美猴王》成功后,李少春又推出了《十八罗汉斗悟空》,气得李万春随即推出《十八罗汉收大鹏》,没想到这又引出了一段公案。
李万春在上海贴出《十八罗汉收大鹏》时,引发了盖叫天的儿子,也擅长猴戏的张翼鹏的多心———你既然想收伏我,那好吧!我也还以颜色。张翼鹏顺势推出《孙悟空棒打万年春》。而在报纸的广告上,故意把“年”字登得比较小,乍一看,让人觉得是“孙悟空棒打万春”。令人发噱,也是一段梨园趣闻。
在南派的猴戏名家中,最著名的就是有着“江南活武松”之称的盖叫天和他的两个儿子张翼鹏和张二鹏了。盖叫天演猴戏是一代名家,尤其是在连台本戏《西游记》中的绝技舞双鞭,脚舞双圈,手弹琵琶等功夫,令人叫绝。
盖叫天久在江南一带演出。有一次在上海的马路上遛弯,看到一个卖草药的人牵着一头骆驼,聪明的盖叫天觉得骆驼在南方是稀罕之物,如果用在舞台上,肯定会有号召力,于是花200元将骆驼买下。起初,骆驼就拴在弄堂里的过街楼下过夜,清晨买菜的妇女路过弄堂,稍不留意,菜就被骆驼席卷一空,惹得邻居有怨言。盖叫天只得另找空地,安放骆驼,并令人每天训练它。盖叫天训练骆驼,自然是一件新鲜事,消息后来被上海共舞台知道了,觉得大有文章可作,即刻礼聘盖叫天去演《西游记》,盖叫天就把骆驼当做孙悟空当上弼马温后看管的动物,把它牵上舞台,孙悟空则骑在骆驼背上,表演各种动作,这一演出竟然轰动申城。
盖叫天的牵动物上舞台,自然只是一个“噱头”,艺术成分很低,但很适合上海这个喜欢新鲜,追求刺激码头。当然,这只是盖叫天舞台生涯的一段小插曲,而他真正的舞台艺术,是严肃的,非凡的。(欧南 乐评人)
编辑:陈佳
关键词:京剧中的猴戏 杨小楼身段惊险 盖叫天牵骆驼上台




京昆高速客车撞向隧道口 致36人死亡
葡萄牙中部遭遇严重森林火灾 火势肆虐
飞行员高空拍摄雷暴 震撼景象如大片
马耳他举行持续焰火表演 庆祝传统节日
世界首批对器官移植无“毒”活猪诞生
联合国呼吁世界保护土著民权益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回迁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