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高校“更名潮”利弊几何:何时才能不“校名为王”
如何抑制高校更名冲动
“事实上,社会关注的不是大学更名,而是更名之后,大学是否具有相应的办学实力,以及与名称相对应的办学特色和质量能否跟得上。”罗志敏一再强调,当下,“一哄而上”“名不副实”的更名有必要叫停。
不健康的更名之风如何遏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要让高校安于定位,不在更名上做文章,就必须改革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不能把学校按校名分为三六九等,要强调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评价,引导高校在自身定位上办出高水平,“社会也必须摆脱功利教育价值观,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时,不要‘以名择校’,而应更关注办学实质。”
罗志敏指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抓紧在高校名称使用、更名上做出更细化的规定,把好“入口关”。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严格规范更名标准和程序。“长远来看,要落实高校办学质量评价机制、高校信息公开机制等,当大众有能力评价、监督高校的时候,改不改名、改什么名,只要不违法,就完全由高校自己做主。”
随着“两个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以及“地方高校转型”的推进,高校更名是否会出现一些新情况?
对此,罗志敏认为:“‘两个一流’建设,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这意味着高校将从‘校名为王’过渡到‘学科为王’的阶段。未来可能出现一所名校某个实力不怎么样的学科,它的录取分数线会低于一所普通院校的强势学科。同时,‘两个一流’建设,以‘办学绩效’为杠杆,这意味着高校将从‘大者通吃’过渡到‘以质量取胜’的阶段。换句话说,未来,一所综合性大学获得的办学经费可能还赶不上一所单科性学院。”
他同时表示,在地方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高校更加强调“对应社会需求”与“突出应用导向”。因此一些地方高校为了长远发展,可能会更多地采用类似“某应用技术学院或大学”的校名。“如果以上政策得到贯彻实施,势必会抑制一些高校的‘更名’冲动。”(记者 晋浩天 邓晖)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高校“更名潮” 校名为王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