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海昏侯墓主人确认为刘贺 出土文物能否为汉废帝“翻案”?

2016年03月03日 14:23 | 作者:袁慧晶 姜潇 | 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 

78621456900245


38591456900236


出土“金缕”琉璃品,是席还是被?


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是用玉片制成的玉衣。其中,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而成,称之为“金缕玉衣”。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发现玉衣逾20件,金缕玉衣仅5件。但海昏侯墓却没有发现金缕玉衣。


徐长青说,虽然内棺中没有发现金缕玉衣,但在墓主人遗骸下方有包金的丝缕琉璃席。记者了解到,用来编琉璃席的线并非实际意义的金线,而是包裹了一层金箔的丝线。席上还分布着整齐排列的多组金饼,这意味着刘贺墓出土的金器数量有望再次突破。


据悉,包金的丝缕琉璃席在汉墓考古发现中较为罕见。“之前在东海县尹湾汉墓中曾出土过。文献中没有关于琉璃席的记载,目前只能判断墓主在安葬时比较讲究。”信立祥介绍,由于琉璃在汉代比玉还珍贵,一般都掌握在皇室手中;当时国内琉璃制作工艺较差,往往含铅量较高。


“从棺内文物的叠加痕迹来看,琉璃席也有可能是盖在身体上的,或为琉璃被。”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实验室考古小组负责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对琉璃席却有不同看法。由于内棺清理工作仍在进行,究竟是席还是被,有待考古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记者了解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日前在南昌举行。论证会指出,刘贺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数千枚竹简和近百版木牍,是江西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也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出土的整套乐器,印证了西汉高级贵族的用乐制度。出土的实用车和偶车马,为西汉高等级贵族车舆出行制度作出全新诠释。诸多带有文字铭记的漆器和铜器,反映了当时的籍田、酎金、食官等制度。大量工艺精湛的玉器,错金银、包金、鎏金铜器,图案精美的漆器,显示出西汉时期手工业高超的工艺水平。”徐长青介绍。


此外,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遗址单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是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海昏侯墓 刘贺 出土文物 汉废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