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两会报告厅>政协工作报告>报告解读 报告解读
独家深度解析:2016年政协报告宗教领域的七大变化
如学诚法师、班禅大师一般的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在政治协商与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作用,切实反映宗教界人士与信教群众的诉求。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前宗教界委员步入会场(摄影:徐上杰)
重大变化七:首提“加强同民族宗教代表人士的团结联谊”以“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
相较于2014年《报告》的第三部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与2015年《报告》的第三部分“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今年首次在《报告》的第三部分“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提到了“加强同民族宗教代表人士的团结联谊”:
“进一步扩大团结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阶层结构深刻变化,人民政协必须把加强大团结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团结的面越宽越好,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团结的同心圆越大越好。要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外人士民主权利,加强对各党派团体参加政协共同性事务的协商,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要积极拓展工作领域,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多交挚友和诤友,进一步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代表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的团结联谊,密切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等联系沟通,通过各种议政平台和交流渠道,更多创造有序参与协商、合理表达诉求的条件。”无疑宗教界在爱国统一战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也会在未来的议政平台中,有着更多有序参与协商、合理表达诉求的机会,切实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与公民的信仰自由,并为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经过对《报告》的解读,结合2015年宗教工作的显著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宗教活动的法制化水平会稳健提升,而宗教界也会更加有效地发挥对政治协商、爱国统一战线的积极作用。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全国政协 政协 报告 俞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