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美丽中国,必将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2016年03月04日 10:38 | 作者:董战峰 ​ |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十三五”时期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最大的短板。“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窗口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更有效地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是对中国政府发展智慧的重大考验。必须立足当前严峻现实,牢牢把握住战略性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加快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切实实现绿色发展转型,统筹解决新老问题。

二、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力度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落地,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创新在不断完善。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的出台,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试点推进工作正在加快推进,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十三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聚焦于问题导向,通过制度创新引领建立生态环保的长效机制。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红线制度,将依据地方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探索建立差异化的空间管控制度,从战略布局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这是中国环保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将进一步全面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督促地方政府守土有责,落实地方政府环保责任,打破地方环境保护主义坚冰,推进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推进建立科学规范的面向环境质量、以绩效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加快实现环境管理转型;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以环境审计制度为基础,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行政审计和离任审计;大力推进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通过创新市场经济手段,建立环境信用体系和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推进绿色GDP2.0,着力建立绿色化的经济体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通过建立环保大数据平台,发挥微信新媒体等手段创新,积极推进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社会治理体系。

编辑:秦云

关键词:美丽中国 十三五 新贡献 环保 可持续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