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供给侧改革如何给民生领域“对症下药”?
充分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政府除了提供基本的一些服务之外,充分建立制度,比如政府从企业和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政府企业合作、政府社会组织合作等各种方式。同时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
政府的政策主要放在三个重点上,一是怎样通过保险(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和补贴加上政策优惠,帮助所有的老人至少能够在完全失能的状态下,入住老年服务机构。二是将城市中闲置的物业尽量投放到养老服务中来,这需要改变相关的房地产的政策。三是支持和扶助一批轻资产的(如同旅游业的酒店管理集团般的)养老服务经营商,由他们以市场的方式来提供老年服务。
住房: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
在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趋势,供不应求成为楼市的主要矛盾,在此类城市可适当提升土地的供应量和供应节奏,在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升级上主动求变,从而刺激更多的改善性需求进入市场。
而对于库存去化周期较长的部分三四线城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
化解房地产库存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指出,各地发改委要抓紧推动制定化解库存方案,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释放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教育:注重创新性和多元化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丰富教育供给结构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供给结构。
在教育资源的供给端,政策要求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合理区分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教育服务。
编辑:秦云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民生领域 医疗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