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录音机消亡时代为何还用磁带学习?
葛均波委员通过24盒磁带反思教育怪相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李木元)“你还能找到录音机吗?你还在用磁带学习知识吗?”刚走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的房间,他的两个提问让记者感到“莫名其妙”。
可记者知道,面前这位身穿唐装、脚蹬布鞋的国内权威心血管专家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民生情怀,除了关注自己领域内的话题,他每年还会充分调研、查阅资料,针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提出发人深省的思考。
上海每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要领24盒磁带
“葛委员,您开啥玩笑,现在是数字互联网时代,谁还买磁带,估计录音机快进博物馆了吧!”记者刚说完,葛均波马上表示:“我听了也很震惊。但是新学期开学,几乎每个学校的父母交流群都会讨论同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还要用磁带来学习呀?’”
葛均波走访了上海多家中小学,虽然磁带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已几乎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设备,但让人吃惊的是,学校依然在给学生发磁带。
“你知道吗,上海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至少要领24盒磁带,可实际使用率很低。”葛均波说,据有关部门统计,近98%的新生家庭没有磁带播放器,需要新购买;超过90%的学生很少在家使用磁带,许多甚至都没拆封过,浪费很大。
“在这个录音机消亡的时代,却依然在发磁带让孩子学习,这种教育生态难道不值得每一个教育决策者深思吗?”葛均波反问。
编辑:薛鑫
关键词:葛均波委员 4盒磁带 教育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