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何定在“6.5%—7%”?

2016年03月05日 17:39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今天(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提到,今年GDP目标增长6.5-7%。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记者发现,这是“新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3月5日)

22915220

为什么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要定在6.5%—7%之间,而不是定在一个比较准确的位置之上?李克强进一步解释说,“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如果说清楚一点,就是运用了底线调控办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调控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新旧动能转换,不会顾此失彼,也不会厚此薄彼,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

从今年设定的系列宏观经济指标来看,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是绰绰有余,因为广义货币增长在13%,这个时候的增长至少能够实现在6.5%这个基础上。不过,从就业来看,今年设定的城镇就业人口新增数量为1000万之多,而去年实现的增长数在1312万人。根据新就业与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在经济增长下行之际,尤其是在新旧产能转换之际,能保持这样的就业与这样的增速已经是很不错了。在去产能、去风险、去库存、去杠杆之下,新增就业人口的扩大就在于创新创业以及新兴产业行业的发展。如果这些方面发展不错,今年的城镇就业压力就会大大地减小。按照这个新设定的城镇就业人口新增数量为1000万科学推算,今年的产能、动能增加应该是处于上升阶段,而不会像去年一样在下降。倘若今年产能稳定在5这个水平之上,就业增长就随经济增长波动。总的来看,今年GDP目标增长6.5-7%与城镇就业人口新增数量为1000万大致上相适应,不会让政府在稳增速与稳就业之间摇摆。

编辑:刘文俊

01 02

关键词:经济增长预期 GDP目标增长6.5-7% 两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