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三大高频词”彰显政协工作个性精彩

2016年03月05日 19:13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昨天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俞正声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在谈及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坚持求同存异时,报告首次细致论述什么是“同”,什么是“异”。在报告中,“协商”“团结”“调研”分别以52次、36次、35次的出现频率位居高频词前三甲。(3月4日 《京华时报》)

u=724859118,845717023&fm=21&gp=0

“协商”“团结”“调研”高频出现,凸显了政协工作的日益成熟,彰显了政协工作的个性精彩。

协商是智慧。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个性。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智慧是中国特有的智慧,这个智慧在昨天为促进我们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必然在今天和明天为促进中国的美丽强大注入强大的智慧力量。

团结是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的确如此,团结所有的人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新时期政协工作的使命。政协工作的灵魂就是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我们常说,团结来力量大,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这都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智慧。团结是政协工作的基本工作,政协工作用团结聚合我们决胜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

编辑:刘文俊

01 02

关键词:工作 政协 团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