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萌两会 萌两会
《报告》热词在身边 委员带您来解读
光网城市的建设,目的是让网络的便捷惠及更多的人,包括甚至尤其应该注意弱势群体。对于这一点,全国政协委员严望佳的眼光,投向了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我国已有100多万视障人士在网络平台上开店,获得经济收入;同时,一批视障测试工程师及聋哑编程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才能。”她说。网络可以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便利,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些人却或多或少被网络边缘化着。对此,严望佳也提出了自己的提案,用自己的履职推进弱势群体共享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红利。
发展的红利要全民共享,其实自家的东西也可以大家分享。在今年的《报告》里,另外一个吸引眼球的新词就是“分享经济”。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说的:“供给侧改革要的就是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分层以及实际和未来潜在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让更多人参与的分享经济,正是创新的一种。
2015年,被一些人称为“分享经济元年”,在这一年中,我们的生活经历了太多变化:大到车子房子闲置资金,小到孩子出门的安全座椅,全都可以“共享”。越来越多在家吃灰的“闲置物品”,甚至一道拿手的家乡菜,都能在分享经济的盘子里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然而,在分享经济的大潮中,不少行业结构被改变,也衍生出一些安全问题。为了让这种刚刚破壳的经济形势走得更稳些,不要因为野蛮生长而“长歪了”,政协委员们也是“操碎了心”。不少委员都提出,相关领域虽然鼓励创新,但监管切莫缺位。民革中央就准备提交关于完善互联网经济法律规制的集体提案,政协委员张建琦也说:“目前分享经济还处在发展早期,需政府规范和引导。”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 委员 互联网+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