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工匠精神为产业发展铺路

2016年03月06日 22:20 |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培育工匠精神需多管齐下

工匠精神追求极致,但极致的付出,可能是寂寞,可能是无人喝彩。去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励,换个角度看,她身上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下,浮躁的人多,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太少。浮躁是工匠精神的大忌。庄聪生委员认为,十三五开局,中国经济跨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培育工匠精神要愈加重视起来。

他建议,政府可以创造一些平台,例如组织培训、行业技术大比武等,鼓励和激励企业投入人力人才培育。企业不分所有制、大小,都应加大、加强对员工的素质培训。要呼吁健康的教育理念,人生成功的概念不仅可以表现在成名成家,也可以表现在对岗位有敬业之心、敬业爱岗。在社会舆论上,要营造尊重技能的氛围。

“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追‘星’,媒体也特别放大了明星的光环,我希望媒体,多去发掘平凡岗位上干出极致工作的平凡人。工匠精神就是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时间在流逝,精神永留存。”庄聪生委员说。

左宗申委员表示,首先是在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上找准突破口。精准发力职业教育改革,用政策对技能教育加以正确引导。“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离不开人力人才资源素质的提升,我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左宗申委员说。

此外,对于当下较为流行的“机器人换人”,左宗申委员认为,中国是人口大国,需要大量的岗位来安置就业,如何“机器换人”,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在政策上应该分类引导、指导,而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

编辑:薛鑫

01 02 03

关键词:工匠精神 产业发展 八级钳工 新中国产业工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