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提高挂号费背后藏着什么逻辑
要让挂号规则更公平,一方面要加强分级诊疗,过滤部分不必要求助专家号的患者;另一方面就是抬高门槛,避免过度就诊。
在5日的全国政协医疗卫生界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分析了热门的“号贩子”问题,指出问题根本在于医疗资源供需失衡,建议提高挂号费诊疗费,降低药费检查费,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刘院长的言论在网上引起关注,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站在医院单边思考的结论,是对患者利益的浑然不顾。
为广大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这当然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向往的“中国梦”,也理应是中国各界为之奋斗的目标。提高挂号费的思路,与这样的目标以及民众的期待,显然有些不合节拍。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好的愿望总需要通过一些条件才可能实现。如果只是一味强调愿望,不去考虑条件,这愿望只能成为乌托邦。
衡量一国医疗服务状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叫千人医生数,我国是1.8人左右,而欧美国家是3—6人之间。即使在欧美国家,也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优质医疗资源敞开供应患者,显然,我国希望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大众化也有悖实际。
编辑:秦云
关键词:挂号 患者 号贩子 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