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提高挂号费背后藏着什么逻辑
所谓优质医疗资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能迈入优秀行列的永远只能是占总数不到1%的塔尖人物,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十万名患者才对应一两位优秀的医疗专家,一些相对热门的专业,要达到百万人甚至千万人对应一名。这种比例下,不管政策如果制定,看不上优秀专家号的患者,永远是大多数。那么,谁该成为那些能够享受优秀专家服务的幸运者呢?这需要一个规则。
目前采取的规则是排队取号制。这看起来公平,但因为不同群体离大医院的距离不同,每个人的时间成本、身体状况各异,就导致了大家排队的代价与效果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对等性。号贩子为什么能取得号源,就是因为他们利用了这种不对等,用自己低成本排队得来的专家号,卖给急需的患者。
所以,所谓公平排队其实并不公平。要让挂号规则更公平,一方面要加强分级诊疗,通过基层医疗的首诊,过滤部分不必要求助专家号的患者。另一方面就是抬高门槛,让患者在决定是否寻求专家号时,多一重经济上的衡量,避免过度就诊。这不但利于打击号贩子,同时,体现专家水平的挂号费,对于建立质高价优的薪酬机制,让更多的医生钻研业务而非生计,进而提高我国医疗的整体水平、改善医疗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应该是院长提议涨价的最基本逻辑。
其实,提高专家费,并不一定会损害患者的利益。只要社区能够做好首诊,及时分诊,医保机构能够为专家号的费用提供足够的支持,这必将形成一个医患共赢的良好局面。
编辑:秦云
关键词:挂号 患者 号贩子 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