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将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2016年03月07日 10:03 | 作者:郭建宁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是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国道路与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相连、相通、相融,而不是不相干的。中国话语也是这样。加强同其他国家人民的交流对话,要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善于提出问题,拿出创造性见解。交流对话的主体是人,应重点培养一批既了解中国也了解世界、既能用汉语也能用英语或其他语言流畅表达与深度对话的高端人才。

话语的影响力不仅表现为自己讲得有底气,而且表现为别人听得进也服气。这就需要占领制高点、把握主动权,主动设置议题、提出方案,彰显中国智慧。进一步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应实现三个转换。一是从语言到文化的转换。例如,海外的孔子学院现在主要还是教授汉语,应逐渐实现孔子学院从教授语言到传播文化的转变,多讲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二是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转换。现在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包括中国文化年活动,还是讲传统文化比较多。我们不能忽视中国今天新的创造、新的辉煌,应既讲传统文化也讲现代文化。三是从文化到思想的转换。要介绍中国的思想成果和学术贡献,讲中国的学术理论、学术思想、学术话语。

话语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扎实积累基础上水到渠成的过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升中国话语权,必须立足时代前沿、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特征、回答时代课题。应强化问题意识,充分认识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产生的重大影响,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研究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是善于用中国理论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发展优势 话语权 影响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