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两会发布厅>发改委>观点 观点

徐绍史:中国经济绝对不会硬着陆

2016年03月07日 10:35 | 作者:袁艺 桂田田 岳菲菲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昨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首场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主题,回应了中外媒体关心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去库存等热点问题。



规划纲要篇幅增长是为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十三五”规划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点。3月5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公布,相比于“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篇幅多出两万多字。对此,有记者提问,篇幅的增长是否意味着我们政府的手伸得更长了、管得更多了、管得更宽了?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审议和讨论过程当中,恐怕也会提出这个问题。”徐绍史如此回应记者提问,他表示,规划纲要草案篇幅的增长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对市场主体起到引领的作用。


徐绍史说,规划纲要草案共8万多字,设20篇、80章、237节,“非常具有系统性”。在政策具体安排上强调精准性,“规划纲要草案25个专栏中,23个专栏基本上都是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大概有160多项,涉及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改善五大方面”。


此外,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还科学设置了四大类25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是13项。徐绍史说,这些约束性指标基本上是针对政府的,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而预期性指标主要是针对市场化和竞争性领域的,起引导作用的。


GDP目标设置区间有利于坚定信心


在解释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的区间式设定时,徐绍史说,这体现了创新宏观调控、把握区间调控的新思路。


就区间的下限而言,徐绍史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要翻一番的目标来看,“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一定要在6.5%以上,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如果低于6.5%的话,今后几年的压力就会更大。所以,如果在6.5%以上,就可以争取主动。“底板是就业,顶板是物价,底板还有一层含义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设了这样一个下限。”


而就区间的上限而言,主要是体现了积极主动的导向,要向社会、市场传递一个信心,如果比6.5%要高一些,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去年是6.9%,今年设7%的上限,应该说和6.9%的增速也是非常接近的,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一个上限。


徐绍史总结说,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6.5%-7%,一是体现积极主动的工作导向,向市场、社会传递信心,有利于稳定预期,坚定信心;二是扩大了可以接受的经济增速弹性范围,而且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相吻合。不少专家都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做过测算,也是跟这些测算吻合的,所以它有利于整个目标的实现


要增加有效投资来补短板、调结构


“要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增加有效投资,来补短板、调结构,这也是我们政策工具箱里的一项政策。”谈到如何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徐绍史说。


徐绍史介绍,今年需要更好地增加有效投资。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简政放权,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取消和下放审批权依然有空间,简化程序、优化程序也依然有空间,这些工作都需要进一步推进。


徐绍史强调,还要做好投资项目的储备。“我们现在做了重大项目库,做了三年的滚动投资计划安排,也就是干着今年的,备着明年的,看着后年的,想着大后年的,使投资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


徐绍史进一步强调,要优化政府投资结构。他表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00亿元,牢牢抓住一些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调结构,补短板,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粮食水利、中西部铁路、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等,还有脱贫,特别是异地搬迁脱贫。


此外,徐绍史还表示,要进一步用好专项建设基金这个政策工具,这是投资当中的一项新的政策工具。(袁艺)

编辑:陈佳

01 02

关键词:徐绍史 中国经济 绝对不会硬着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