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两会发布厅>发改委>观点 观点
徐绍史:中国经济绝对不会硬着陆
1
如何看待穆迪下调中国经济展望?
“我们的政策工具箱里有充足的政策”
在回答“怎么看待穆迪评级公司下调中国经济展望”的问题时,徐绍史说,看中国的经济,不能再用传统的、以往的视角看。
首先,应该用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个视角来看待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在平稳运行当中实现了速度变化,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增长,动力发生转换。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这三个角度来看,“中国2015年经济的表现是非常亮丽的”。
第二个视角,看经济不能只看眼下,也不能只跟过去比。既要看态势,又要看走势,更要看趋势。其中,整个经济的态势是不错的,走势也有积极的一面,而就趋势而言,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从态势、走势、趋势上看,应该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徐绍史说,对中国经济应该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作出判断,这样就可以稳定社会预期,坚定市场信心。
具体谈到2016年中国经济,徐绍史认为,确实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和挑战。总的来说三句话,信心坚定不移,挑战不容低估,政策储备充裕。
徐绍史表示,“我们的政策工具箱里有充足的政策,而且还在不断地研究充实,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使2016年的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2
中国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
所谓“硬着陆”的预言是一定要落空的
在回应“中国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的观点时,徐绍史说,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具备物质基础雄厚、市场需求巨大、区域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宏观调控经验丰富五方面的有利条件,完全有能力使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我们对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我可以说,中国经济是绝对不会‘硬着陆’的。所谓‘硬着陆’的预言,是一定要落空的。所以请大家放心,不存在这种可能。”徐绍史说。
针对“中国经济拖累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观点,徐绍史说,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复苏也会发生外溢效应。但是,不存在“中国经济拖累全球经济”这样一种现象。徐绍史进一步以经济增速、进口额、对外投资、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十分明显的。
徐绍史还提到,今年1月份美国股市出现波动,有人认为这是受中国股市波动的影响,“这是高估了中国的能力,中国没有这么大的外溢效应”。他举例说明,2月8日到12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香港股市都剧烈波动,而那几天正好是中国春节期间,股市是休市状态,“那又如何解释呢?这说明跟中国毫无关系啊。所以‘中国经济拖累世界经济’这个说法没有道理,也站不住”。
3
就业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化解过剩产能绝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面对记者“就业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的问题时,徐绍史表示,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因为涉及到收入,又直接影响到消费,因此广为关注,特别是提出了要化解过剩产能,社会上乃至境外都有一种看法,说可能会引起第二次下岗潮。
“这个问题需要更深入地来分析,我觉得中国是不会出现下岗潮的。”徐绍史说。
徐绍史结合以往经验表示,钢铁、煤炭这些领域的化解过剩产能,各地政府并没有找中央政府,他们想了很多办法,能够妥善解决职工的安置问题。
徐绍史指出,中央也已经拿出一大笔资金作为奖补资金,重点帮助国有企业安置这些困难职工。请同志们相信,有中央政府的指导,有各地政府的精心安排,化解过剩产能绝对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在徐绍史看来,中国的就业问题应该是比较乐观的。原因在于,一是有些企业采取措施来稳岗,二是中国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三是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更大,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五是劳动力在地区间、行业间的流动越来越快,劳动岗位的匹配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准。
4
国有企业抵制结构性改革?
这个情况不存在 国企干部职工拥护改革
在回答记者有关“国企抵制结构性改革”的问题时,徐绍史说:“这个情况依我看是不存在的。”
徐绍史表示,“改革有它的难度,因为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到体制机制的创新等,但我们都是拥护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
徐绍史说,去年是国企改革的方案制定年,制定了三个大的方面的方案,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二是一些配套的文件,包括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国企资产监管、国企功能界定和分类等这些具体的指导文件;三是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还有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
徐绍史认为,去年,从方案制定来看,应该说成果是非常丰硕的。实际的改革也已经在展开,特别是央企的改革,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已经从112家减少到106家了,中远和中海、招商局集团和中外运长航集团等6对共12户中央企业进行了重组,而且还选择了若干个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落实董事会职权的试点,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试点,等等。
徐绍史表示,今年是国企改革任务落实年,需要按照去年出台的这些文件持续推进各项改革和试点。作为发改委来说,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等等领域牵头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广大国有企业的干部和职工,以及他们的主管部门都是非常拥护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配合做好改革的各项试点工作和实施工作的。
“不用担心,虽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会跟企业共同努力,更好地来推动这些方面的改革。”徐绍史说。
5
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房价如何平衡?
抑制不合理的投机性需求 因地制宜施策
在回答“一二线城市房子买不起,三四线城市却要去库存”的问题时,徐绍史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的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五大重点任务当中,其中一项就是去库存,而且这主要讲的是房地产去库存。房地产的状况,今年年初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主要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更好地来满足刚需。
徐绍史说,2015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总面积7.19亿平方米,这个库存是比较高的。要化解这个库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几件事情可以考虑:
一是积极地化解库存。首先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度,来扩大住房的需求。同时加快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等进度,在这个过程当中,尽量比较多地采用货币化安置的方式,货币化安置可以收购这些存量用房,解决棚户区居民的搬迁、住处,来解决需要享受住房保障这些居民的需要,这样有利于化解整个房地产的库存。
二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要构建购和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现在国家租房的比重低,需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坚持购和租并举的方针。
三是要因地制宜进行调控,因为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最近有几个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速度比较快,幅度也比较大,这些城市的政府也正采取措施进行调控,比如限购,这是行政手段。还可以采取经济手段,来调整一些经济政策。要增加住房供地,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和棚改。要抑制不合理的投机性需求。
“化解房地产库存这个任务是比较艰巨的,要有耐心,要因地制宜地施策。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它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徐绍史说。(桂田田 岳菲菲)
编辑:陈佳
关键词:徐绍史 中国经济 绝对不会硬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