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人才计划也要“减库存提产能”

2016年03月08日 14:46 | 作者: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按照现行的评价与管理办法,一个学者入选某资助计划,还没有启动研究,就被广为宣传,入选计划变为学者及其所在机构的荣誉。因此,大家特别重视申请,而申请之后具体如何开展研究,却很少被关注。”冯俊认为当前的这种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导致学者们花大量时间去申报入选计划,但在得到资助之后,却不安心进行学术研究。那些专心做学术研究的学者,取得了同行认可的学术成果,但因没有获得人才计划的资助,却得不到评价体系的认可。他对这种想象做了一个比喻:“这就好比一个农民,用自家的有机肥认真种地,种出一片好的庄稼,却不被认可;而另一个农民,花心思去申请国家资助和化肥指标,弄到化肥之后就倒在地里,不好好种庄稼,却被评为优秀农民。这样的导向必然催生学术政绩和形象工程,恶化科研学术生态。”冯俊认为。

对于如何优化当下人才资助机制、避免人才资助碎片化,冯俊提出几点具体建议:整合各部门针对各自系统的各类人才资助计划,从而形成统一的、国家层面的面向全体科研人员的资助计划;由人才主管部门出面做好国家与地方人才政策的衔接,协调不同时期实施的计划,使人才计划有序合理推进;通过相关制度建设取消或遏制一个人入选多个不同层级、相互重叠的人才工程。他呼吁加大对科研人员常规性、保障性科研经费的供给,让他们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保障机制,安安静静地做一些高水平的工作。

“培养人、育人,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个良好的评价制度,应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只有构建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遴选机制和培养机制,才能培植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育才土壤。”这是冯俊委员心中理想化的人才资助机制。


编辑:孙莉姗

01 02

关键词:冯俊委员 人才计划 人才资助机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