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埃及《七日报》记者:今年初习近平主席在地区局势紧张的时候首访中东,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正在调整中东政策?
王毅:在中东事务上,中国从来都不是“看客”。我们一直支持阿拉伯国家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与地区各国有着越来越密切的经贸联系,同时也在积极致力于中东的和平稳定。中国在中东不搞势力范围,也不寻求代理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本着客观公正态度,着力劝和促谈,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这恰恰成为中国的优势所在,中东各国都欢迎和期待中国发挥更
大的作用。
今年年初,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中东,对沙特、埃及和伊朗三国成功进行历史性访问,开辟了中国与中东关系的新篇章。如果说中国的政策有哪些变化的话,那就是我们愿意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更积极地和中东国家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在坚持不干涉内政基础上,更积极地参与推动中东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
《北京青年报》记者:中国公民走出国门的人数越来越多,海外风险也在加大,外交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安全?
王毅:去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增长了近10%,突破1.2亿人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达150多个,在海外的各类劳务人员超过100万,海外留学人员达到近200万。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国家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也给海外领事保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坦率地讲,我们资源有限,手段不足,能力建设也亟待加强。
但不管面对多大困难,本着外交为民的宗旨,我们都会尽心竭力,做好领事保护工作。仅过去一年,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就处理了8万多起领保案件,平均每天处理235起,每6分钟就有1起。其中12308领保热线累计接听十几万次电话,协助166个驻外使领馆处理了1.5万起案件。我们还成功解救了在海外被绑架的55位同胞,从陷入战火中的也门安全撤离613名同胞,从尼泊尔地震灾区接回6000多名同胞。说起民众关心的护照“含金量”,去年一年我们又同18个国家达成了便利人员往来的安排。给予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免签和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达到54个。当然,这个数字与大家的期待还有不小距离,我们的努力决不会放松。
领保工作永远在路上。事先预防而非事后补救,才是最好的保护。预防性领保将是我们今后的方向,比如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的普及、在有条件国家设立警民合作中心、聘用当地领保联络员等,要把领保工作关口向国外前移,缩短领保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当地,避免大规模转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总之,人民的利益大于天。同胞走到哪里,我们的领事保护与服务就应跟随到哪里。我们将全力为大家撑起一把越来越牢固的保护伞。
编辑:曾珂
关键词:王毅 中国外交政策 对外关系 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