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让科技创新成为供给侧改革“发动机”

科技科协界委员热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这三年

2016年03月08日 22:51 | 作者:王硕 包松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大众创新的基础

在联组讨论中,不少委员提到公民科学素质。用齐让的话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太重要了。”

近年来,我国逐步认识到传播科学对于民族未来的重要性,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6.2%,从2005年的1.6%起步,比2010年的3.27%提高近90%,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但委员们希望具备公民科学素质的比例提高点,再提高点。

“国家的重大方针决策需要科普来充实,转基因、雾霾等全国争论的焦点问题,也要积极面对公众,科学家把问题弄清楚然后解释明白,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公众,体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齐让认为,可以将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要求,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并且要将西部、农村居民和农民作为重中之重任务落到实处。

“要有效发挥高端科研资源的科普化,强化高校院所开展科普教育的行为。”陈平平委员本身就是科普工作的践行者,她提出,要加强重大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免费向公众开放,并增加开放时间。建立一只相对固定的科普队伍和科普演讲团,定期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科普工作并不是小儿科,这是一个民族的科技创新的基础,要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人员的考评体系加以重视和强化。”陈平平言辞恳切。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刘建对此也深表赞同,补充道,同样应推动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将国防科技纳入全民科普教育工作中。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两会 科技科协界委员 创新驱动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