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人物2016 人物2016

全国政协委员袁亚非:民企走出去可更重无形资产

2016年03月11日 11:00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民企“走出去”需政府给予信息


新京报:国内民营企业面临哪方面的障碍?


袁亚非:缺乏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民营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一支世界级水平的人才队伍,要在人才上做好准备,比如投行人才、法律人才等,还要考虑企业做大后,相应的管理人才能不能跟上。


其次,文化的冲突。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一旦走出去与其他国家接触,文化的冲突就出来了。第三,融资难。民营企业走出去,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现在的政策是,国内资产不能跨境抵押,所以民营企业走出去融资比较难。


还有品牌认知度低。以前中国向国际输出的主要是附加值低的产品,中国制造业输出的过程中,给国际留下的是低端、廉价的印象。而我们现在要输出的是品牌和服务,中国企业提供高端服务的能力,很容易被国外怀疑。这种固有印象,也影响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


最大的难点我觉得还是在于企业文化上,很多企业在走出去之后,才发现企业原有的文化和管控模式hold不住跨国之后的大摊子,因为企业文化和管控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三胞也是通过几年的转型一点点积累了比较好的管控模式。


新京报:提出这个建议之后,希望政府在政策层面给民营企业有什么样的扶持?


袁亚非:融资方面的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但国内现在有外汇管制,因为这个政策,中国一直是资本账户封闭运行,公司以及银行在进行资金的境内外转移的时候,往往会遇到非常严格的审批,这对于企业海外并购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还希望,政府能引导在各国的使领馆在当地搜集信息,向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如企业海外投资的国别报告,具体到行业分布、盈利情况、本国东道国员工占比等,供后续企业参考。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倡导培育一些具有国际化视角和国际法律运作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涉外法律服务。


编辑:邢贺扬

01 02 03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 袁亚非 民企 无形资产 民营企业 供给侧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