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慈善立法以制度规范助善行

2016年03月11日 10:09 | 作者:张东锋 |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20140401091314402

我国慈善事业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终于要出台了。3月9日下午,共计12章112条的慈善法草案,提交给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审议,并将在16日的全国人大闭幕会议上进行表决。自民政部提出《慈善事业促进法》立法建议至今,我国慈善立法可谓名副其实的“十年磨一剑”。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立法方面的一大热点,这部着眼于慈善制度建设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无疑将有助于厘清慈善领域的国家、社会与公民的关系,从制度层面规范慈善行为,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助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目共睹。仅就捐赠数额而言,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4年,中国全社会的慈善捐赠总额就增加了9倍,达到了惊人的1000亿元;慈善项目突破百万个。民间公益、网络公益等新的慈善形式大量涌现,无论是捐赠主体还是捐赠形式都日益多元化、多样化。与此同时,远到前几年的“郭美美事件”“嫣然基金会风波”,近到前不久的“知乎网友童瑶诈捐门”,法律真空导致的慈善乱象,不仅打击了公民个体的慈善信念和积极性,也损害了整个慈善行业的公信力,使得从行业到民间对慈善事业的立法呼声日益高涨。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慈善法草案 慈善事业 透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