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全国人大代表包景岭呼吁建立京津冀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
为此,他呼吁建议:
解决京津冀地区水污染问题不仅要靠各地自身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还需要国家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全局出发,在政策层面给予大力引导和支持,加强各省市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建设,形成合力,协同推进京津冀地区水污染治理。
首先,尽快建立完善京津冀水污染防治协作联动机制。通过完善京津冀地区水污染治理协商制度,建立区域统一的水污染防治法规、产业准入标准及污染监控网络等方式,形成联防联控合力。目前,由环保部牵头,各相关省(区、市)人民政府共同参与,已基本建立了京津冀水污染防治协作联动机制,建议进一步完善水污染治理联席会议等相关制度,为京津冀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联动协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其次,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水十条》明确要求“2017年底前,京津冀等区域、海域建成统一的水环境监测网。”因此,建议建立完善的跨界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进行更为严格的监控,建立跨界水污染信息交流平台与区域水污染突发状况应急响应预案,加大联防联控力度。
再次,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流域上下游各设区市通过协商、签订协议等方式,以保护流域水环境、改善水质、保障生态需水量为考核要求,实施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即下游地区水资源受益者补偿上游地区为保护水源、治理污染承担的成本。
第四,多渠道筹措京津冀水污染防治资金。共同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加强对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河道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应急清污等项目和工作的支持力度,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运行费用予以必要保障。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包景岭 京津冀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