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是民生之本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0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3月10日人民网)
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看得如同我们的眼睛和生命一样,这已经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这样表述。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云南洱海,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黑龙江,到“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青海三江源,习近平每到两会必提生态,每逢考察必谈环境,是因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清醒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清醒意识到“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编辑:秦云
关键词:眼睛 生命 生态环境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