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补贴农民进城购房”能去多少库存?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去库存”均被列为今年全国重点工作。如何“去库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建厅厅长何健表示,四川省眉山市对农民购房进行补贴的方式,包括提供每平方米200元~300元的买房补贴,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体系等,有效促进了当地楼市“去库存”,同时也加快了城镇化的进度。四川接下来将大力推广眉山模式,具体政策由各地视条件制定。(3月11日《工人日报》)
在“去库存”、“稳增长”等经济发展压力之下,不少地方频出“狠招”,在房地产市场拼命挖掘潜在的消费力量,如针对以往不受重视人群的住房需求,以补贴政策刺激大学生、农民工群体购房,这无可厚非,甚至可以提倡。然而,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等,真的可以视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力吗?即使四川在全省推广“补贴进城购房农民”,对“去库存”的作用恐怕也有限,甚至只是一厢情愿。
农民工进城购房,不仅是首付难以承受。据报道,“眉山模式”的主要做法是:农民进城买房每平米政府补贴200元,企业补贴200元,安装水电气还要补贴100元。当地房价约为4000多元每平方米,若买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价为40多万,首付20%,加上补助,首付只有区区几万元。可是,进城买套房子仅仅解决首付问题就够了吗?每月定期还银行按揭款更是一个沉重包袱,要让农民工背负二三十年。相对于总房款来说,那点补贴无疑是九牛一毛。
编辑:秦云
关键词:农民 商品房 去库存 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