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深化司法改革 维护公平正义——人大代表和有关人士共话推进司法改革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题:深化司法改革 维护公平正义——人大代表和有关人士共话推进司法改革
新华社记者
司法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还要在哪些方面着力?如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3日“两高”报告关于司法改革的话题引发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司法工作人员热议。
案多人少压力大 基层法院需充实力量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新类型案件大量增加,办案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一些法官长期超负荷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说。
福建安溪县湖头法庭庭长黄永福说:“去年我们法庭法官平均办案450多件,我个人办结了270多件,除了办案,还要处理大量申诉、信访、综治等问题。”
福建三明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市中级法院民一庭庭长白威说:“一些基层法院一名法官年结案三四百件,一个工作日平均结案2件以上,大家常常白天开庭,晚上开会、学习、写文书,真正是‘五加二’‘白加黑’。”
13日下午福建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时,多名人大代表建议,要通过深化员额制及相关配套改革、增加人员编制、强化法官职业保障等,增强基层法院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高级法院院长马新岚说:“推进法官员额制改革时,要向基层倾斜,建立以法官为中心、以服务审判工作为重心的法院人员配置模式,确保将优秀法官资源配置到审判一线。”
全国人大代表、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说:“要细化、完善员额制改革的配套制度建设,对于法官、法官助理、司法行政人员的定位、职责要明确,让法官将主要精力放在案件审理上。”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委员郑奎城提出,要通过增加人员编制、提高法官待遇、加强法官职业保障等措施,破解案多人少难题,增强法官队伍的职业尊荣感,稳定法官队伍。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实施立案登记改革,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多部门联动,网络查控、信用惩戒,“老赖”寸步难行;推进司法责任制,干预案件要记录在案;深化司法公开,推进阳光司法……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航空公司董事长车尚轮表示,近年来的一系列司法改革措施有助于破解“立案难”“执行难”“法官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难题,人们对于公正司法的信心在不断增强。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司法改革 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