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深化司法改革 维护公平正义——人大代表和有关人士共话推进司法改革

2016年03月13日 23:43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马新岚介绍:“去年5月全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后,福建省法院当场登记立案33万多件,当场立案率达到98.53%,通过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健全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去年各类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89%,一审后当事人服判息诉率90%,二审达到98.49%。”

一些基层群众和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立案虽然不难了,但案件审理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且有效约束不足。

马新岚表示,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来破解这些难题。她说:“通过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加强对司法审判权的监督,并完善责任倒查问责、法官惩戒和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职等配套制度,真正让审理者裁判、由审理者负责。”

源头防范冤假错案 扎紧“制度的笼子”

近年来,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依法纠正引发广泛社会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健全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委员倪英达说:“一个案件要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提起公诉、法院审判等多个环节,要从整个过程来加强防范。”

戴仲川说:“在相关法律的制度设计中,公检法机关既是相互配合,更是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加强依法监督。”

戴仲川认为,源头防范冤假错案,关键在于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真正发挥法庭居中裁判作用,要通过庭审程序让控辩双方充分表达观点,对证据进行质证,依法排除非法取得的证据,依据法庭调查确认的事实,依法作出裁判。

马新岚提出,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把推进庭审实质化和改革庭审方式结合起来,提高证人出庭率、律师辩护率等,充分发挥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决定性作用。(记者郑良、许雪毅、宓盈婷、孟昭丽、涂洪长)(完)

编辑:王沥慷

01 02

关键词:司法改革 公平正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