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探路十三五 探路十三五

两会八大经济热词:“十三五”规划、房地产去库存

2016年03月14日 20:43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热词五: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命题是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如何更好地落实,也成为本届全国两会的重要讨论话题。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研究如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改变“大而不强”的现状已是当务之急。

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提出的两会建议:要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一方面要发挥产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扶持“衣、食、住、行”大消费领域中的中国民族品牌,通过民族品牌的行业影响力带动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另一方面需要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如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样,推动制造业、民族品牌的创新升级。

周成建认为,“十三五”规划提出让制造业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在这次转型升级过程中,民族品牌、制造业的发展必然要与互联网、高新技术产生深度融合,需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应用场景、互联网工具完成企业升级、品牌升级和竞争力重造,企业需要为这一深层次改造投入巨大努力。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几十年来,中国制造在产业低端链低端生存,是一个大进大出的格局,大量从国外输入原料元件,再把大量成品输出,企业赚取微薄的中间环节费用,并把污染留在国内。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赵克锋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此的“大进大出”意味着只能发展沿海城市。

“这些年的发展告诉我们,通过适当管理和政府指导,可以让上游的元件制造也放在中国,加上渝新欧铁路比海运还低的运费,内陆城市也可以迅速发展起来。下一步,就是要看如何通过互联网去中间化,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国外厂家和顾客可以更直接地跟中国人做生意、购买我们的产品,这其中比较加强教育,加强法制。另外,中国制造必需更慎重地考虑绿色制造,不要祸害后代。”赵克锋指出。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两会八大经济热词 十三五规划 房地产去库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