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泸州市政协副主席退休回家当农民 给家乡带来改变

2016年03月22日 16:51 | 作者:张柄尧 | 来源:成都商报
分享到: 

追随者

回到老家 帮忙修路引自来水

很长一段时间里,何宗辉有个一起参与家乡建设的重要帮手,他的名字叫何克修,原古蔺县林业局工会主席,他也是何宗辉的第一个“退休返乡的追随者”。2003年,何克修退休后,经不住何宗辉反复游说,不顾老伴反对,放弃城市生活,重返小水修葺老屋,并一直长居。

何克修的老家,在小水一个小地名叫做茅坡的地方。当地素有“干死茅坡,饿死大寨”一说,茅坡和大寨,正是小水最为贫困的两个地方。2003年之前,茅坡还有两公里公路不通,村民买卖肥料、生猪均需肩挑背磨。没有自来水,遇到干旱,只得步行两三公里,深入至山脚的小水河中取水,青壮劳力,一个早上也只能取回一担水。

还在林业局上班期间,何克修即接到村民募资修路吁请并支持修路经费1000元。然而,一年多后,村民告诉他,修路没有任何进展。造成这一困难局面的,和一棵泡桐树相关。社干部擅自砍掉了当地村民胡汉如的一棵泡桐树,胡每次动工修路就阻拦,修路一直没有结果。回到老家后,何克修找到胡汉如,自掏腰包补偿了他,修路一事得以推进。

此外,何克修还四处筹资,组织村民为村里铺设起了自来水供水管道。至此,两千多村民才结束了挑水喝的历史。

新气象

陋习少了,乡村里也有了坝坝舞

小水,也是古蔺最初在村级单位中成立关工委的地方。何宗辉、何克修以及当地学校的退休校长王登杰、退休教师肖凯、村民苟翰彬等德高望重的乡村贤达,均是最初的倡导者。让小水关工委成员们感到欣慰的是,一些连村社干部无法协调的矛盾纠纷,“只要关工委出面,矛盾大多能得到解决”。

两条溪沟将小水从中破开,此前,溪沟上面没桥。一旦山洪暴发,孩子们无法过河只得休学在家。为此,小水关工委四处筹集资金,修起了3座石桥。同时,还为孩子们铺设了一条由水泥、石板浇灌而成,长3公里的上学路。

何克修、何宗辉年纪大了。此时,与小水一条山谷之隔的大寨,有一位名叫赵三国的县林业局干部,自去年9月向家人摊牌后,粉刷老屋、建鱼塘鸡舍、培植果园,忙忙碌碌地为接下来的“告老还乡”做着准备。对于赵三国的归来,当地村民同样报以极大热忱。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去年起,在赵三国的张罗下,大寨建起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篮球场。

3月19日这天,何宗辉专程赶到赵三国家中看望。赵三国紧紧握住何宗辉的手,说:“老书记,我是受到了您的影响。”

不可忽略的细节还包括,1998年,何宗辉返乡之日起,每年春节,小水村民均会自发组织文艺演出和篮球比赛。每年重阳节,则会召集村里的老人联欢,给贫困老人发放物资,表彰孝媳孝婿。18年间,从未中断。

记者采访期间,何克修正忙着组织腰鼓队排练。和城里人一样,夜幕降临时,老人们在坝坝中翩翩起舞。乡村公共生活的丰富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良陋习建起了一道防火墙。

编辑:薛鑫

01 02 03

关键词:何宗辉 泸州市政协 政协副主席退休回家当农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