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中国裁军开始启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相关阅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第11次大规模裁军,先后共有数十个大军区和兵团级单位被撤销,近千所军队院校、医院等被裁撤、缩编或改隶,全军员额从抗美援朝时的627万人减为目前的230万人,裁军调整为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具体如下:
【时间】1950年复员150万 全军总员额由550万压缩到400万
1950年5月,解放军进行了第一次大裁军。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人民解放军总兵员550万,“小米加步枪”的步兵是解放军的主体,空军、海军和陆军特种兵几乎是空白。1950年4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对军队进行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复员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军委于5月16日至31日对整编复员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和部署。决定军队复员150万人,将全军的总员额由550万压缩到400万,当年即复员23.9万余人。
【时间】1952年全军共精简219.9万余人
1952年1月,解放军进行第二次大裁军。1952年1月5日,毛泽东主席批准了《军事整编计划》。从此,全军第二次大规模精简整编工作全面展开。在周恩来副主席和聂荣臻代总参谋长的领导和组织下,第二次精简工作至1952年底结束,全军共缩减3个兵团、19个军、73个师。通过精简整编,国防部队在1951年底的基础上精简了28.3%,公安部队精简了31.6%,大幅度压缩了步兵和机关人员,全军共精简了219.9万余人。加强了海军、空军、特种兵和院校。全军总人数降为406.4万余人。军费开支大幅下降。
【时间】1953年全军转业干部和复员战士达500万人
1953年8月,解放军进行第三次大裁军,全军总兵力精简23.3%,其中陆军部队精简比例最大。第三次精简整编工作从1954年2月全面开始至1955年底结束,全军转业干部和复员战士已达500万人。全军总兵力共精简了21.2%,总员额减到350万人。其中陆军部队裁减比例最大,特种兵得到加强,极大地推进了人民解放军合成化建设。军费开支由1953年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4.2%下降到24.1%。通过整编,全军基本上做到了人员统一编制、武器统一定型,人民解放军基本上实现了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化的转变。
【时间】1957年共转业和复员100余万人
1957年1月,解放军进行第四次大裁军,到1958年底,共转业和复员了100余万人,全军成建制地集体转业或移交地方的有1个军部、46个师、30余所院校。精简最多的是步兵部队和各级机关,步兵部队精简51.2%,各级机关精简27.2%,全军总人数降为237万。在步兵减少的同时,海、空军和特种兵得到了加强,占到全军总人数的32%,成为合成军队中重要的战斗力量。全军总人数与新中国建立时相比,精简了61%。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中国裁军开始启动 中国裁军30万开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