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中国裁军开始启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2016年03月23日 14:43 | 来源:人民政协网综合
分享到: 

【时间】1975年裁军约150万

1975年整顿军队到80年代百万大裁军,经历了第五、六、七次精简整编。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进一步指明了我军建设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应该说,新时期中国军队改革的起点是1975年的军队整顿。邓小平曾这样说过,改革也在1975年试验过一段时间,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

1975年底,解放军进行了第五次大裁军。“文革”期间,部队组织编制混乱,比例失调,机构臃肿,干部严重超编。1975年6月24日至7月15日,中央军委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集中讨论和重点解决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等重大问题。9月,中央军委批转了有关调整方案,方案中,在3年内将军队定额从610.8万人压缩到450万人,精简最多的是工程兵、铁道兵,到1976年,全军总人数比1975年减少13.6%。


【时间】1997年裁军50万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宣布,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我国将在今后3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到1999年底,裁军50万的任务已经完成。这是人民解放军的第九次精简整编。这次裁军的特点是“精兵、合成、高效”,实现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时间】1980年裁军约150万

1980年,解放军进行了第六次大裁军。当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军队再次进行精简整编,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将一部分部队移交地方。全军精简整编工作从1980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至1981年底基本完成,人民解放军总人数由603万人压缩到450万人,初步解决了部队臃肿庞大的问题。


【时间】1982年全军干部与战士总比例由1:2.7调整到1:3左右 大约51万

1982年7月,中央军委召开座谈会,着重研究军队体制改革问题。会议明确提出,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原则是精兵、合成、平战结合、提高效能,并确定军队体制改革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军队的整体组织结构,二是领导、指挥关系,三是各级职权的划分,四是部队的编组。

1982年8月16日,中央军委命令,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驻军兵种合同作战指挥的需要,加强对兵种部队的集中统一领导,决定将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分别改为总参谋部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

此次改革还建立健全了文职人员和志愿兵制度,适合使用职工的不再用军人,能用战士担任的职务不再用干部,尽量减少干部数量。整编后,全军干部与战士总比例由1:2.7调整到1:3左右。

在这次编制体制调整中,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撤销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两个兵种51万官兵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和原配属的国家各部委。铁道兵并入了铁道部,撤销基建工程兵,组建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人民解放军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中国裁军开始启动 中国裁军30万开始启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