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库布其沙漠:创造绿色奇迹

快乐的生活
⑤今天快乐的生活
随着生态的修复,变化最大的还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6岁的牧民斯仁巴布走出了低矮破旧的土房,住进现代化的新村,还搞起了“牧家乐”,他年收入几十万元,可谓沙漠里的金领。
牧民乌尼尔道格陶,一个在库布其沙漠里生活了40 多年的“生态难民”, “我搬到牧民新村后,由一种身份变成了几种身份。”乌尼尔道格陶说。
用自己的“荒沙废地”使用权入股企业,每年分红,他是股东;
种树种草种药材,每年参与沙漠治理,每个月六七千元的劳务收入,他是生态工人;
在企业为自己建的半亩大棚中种植蔬菜,他是菜农;
在企业为自己建好的标准化棚圈中养羊养牛,他是牧民;
闲暇时,在紧靠新村的七星湖旅游景区为日益增多的游客牵马、拉骆驼挣钱,他是导游。
道图嘎查村36户居民家家如此。
骆驼对于牧民来说,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赚钱的工具。巴雅尔老人现在每天和妻子在景区看着自家的5 头骆驼,轻轻松松挣钱,仅骆驼这一项的年收入就有5万多元。几年下来,家里也买了价值12万元的现代悦动小轿车,还有100多万元的存款。沙漠生活变了,好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就业。
生态移民之后,道图嘎查村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移居牧民新村后,亿利集团帮助村里成立了文化站,统一购买了乐器。古老神秘的“古如歌”在村民的弹唱中复活了。村民们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演唱,还参与“古如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 年,库布其沙漠里第一次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亿利集团投资1亿多元为沙漠牧民子弟建起一所软硬件一流的学校,并从沙漠外高薪聘请老师。绿色是库布其的梦想,教育代表着未来,新一代的库布其人从这里走向未来。
昔日的沙漠盐场成为这场绿色行动的主力之一。20多年的坚持,这片昔日的“死亡之海”已经生长和呈现出500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被誉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奇迹”。联合国2012年9月在库布其沙漠发布了影响人类未来绿色事业的《全球环境展望报告》,决定将中国库布其沙漠确定为全球沙漠绿色经济发展交流示范区,向世界分享和推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模式,让中国绿色发展成就影响世界。
(图片为资料图片)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沙漠 库布 绿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