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学者筹建华夏神农氏国土地博物馆 赴多地采集土壤

2016年04月15日 11:25 | 来源:山西晚报
分享到: 

计划用10—15年时间,采集全国近3000个县域土壤,目前已完成晋城长治20个县市区的采集任务

为筹建“华夏神农氏国土地博物馆”,晋城市的两位本土学者计划在10年至15年中,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到全国近3000个县采集土壤。截至目前,两位学者已完成对晋城、长治两市20个县(市、区)的土壤采集任务。


62659656_5


003tiLQTgy6LKjYTFhk7e


2811170933


点击进入下一页

  羊头山采集现场


土壤采集在高平启动

提起筹建“华夏神农氏国土地博物馆”之举,是高平市长平之战研究会副会长、神农氏炎帝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杰,神农氏炎帝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明太几年前就有的念头。

高平羊头山被历史上称作“华夏之先都”“天地之农皇”,是神农氏炎帝开国之基,是发明五谷嘉禾的圣地。祖籍高平的李俊杰、陈明太虽然都在晋城工作,但对家乡热土感情深厚。

3月27日,李俊杰、陈明太等人来到高平市炎帝陵所在地——神农镇庄里村,前往村内的“五谷畦”。神农氏曾在此试种“五谷”即“黍、稷、麦、豆、菽”,也有称“麻、黍、稷、麦、菽”。简单的仪式过后,二人挥锹将“五谷畦”母土缓缓装入一个红色布袋中,标志着“华夏神农氏国土地博物馆”国内采土活动正式启动。

2013年6月,民政部发布的《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称,2012年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52个。时隔3年,全国县级行政单位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县级单位有近3000个。”李俊杰说,他与同伴计划在10—15年中,用节假日休息的时间,完成对国内近3000个县级单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土壤采集工作,建立全国性的土地信息库。“采集土壤工作主要以县(市、区)为单位,一县遴选出一处能够代表地域农耕文明特色的乡村采集土壤,收集特色农耕文化信息。”他说。


编辑:陈佳

1 2

关键词:学者筹建 华夏神农氏国 土地博物馆 赴多地采集土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