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王小兰:中关村“双创”再出发
中关村创业“新四军”未来的30年,将主导中关村发展的另一个辉煌,中关村的未来将依靠他们书写。
王小兰
“十三五”需发扬“双创”精神
我国“十二五”期间取得了辉煌成就,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总结“十二五”经验,归根结底是来自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参与,是实践的成果。“十三五”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我们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将遇到更深的“深水”和更险的“险滩”。因此,发扬创新创业精神尤为重要。
201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编制计划。2015年10月,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毋庸置疑,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激发亿万群众创造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需要进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方式,而创业则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方式的路径之一。
中关村正成为创业沃土
《中关村指数》显示,2014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1.3万家,到2015年前三季度新创办科技型企业1.8万家,同比增长25%。中关村目前拥有各类创业服务机构800余家,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为特征的分享经济新模式不断涌现。
2015年1-8月,中关村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同比增速均超过30%。
中关村已成为我国创业者和创业企业聚集、融合、发展和壮大的沃土和乐土。
中关村创业活跃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一是新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入爆发期,生物医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形成突破与融合,为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带来更多机遇。二是我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经营范围不再作为登记事项,场地信息自行申报、前置审批后移等各种新举措极大激发了创业活力。三是中关村示范区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形成了“21岁”现象、“创业系”、“连续创业者”等多层级的创业者群体。四是以天使投资人、创业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创客孵化器、风险投资等构成较完整的创业产业链要素,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创业要素集聚融合。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王小兰 中关村 双创 中关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