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以“大历史观”破解转型难题
北京市政协为城市管理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谋良策
首都与古都的矛盾与统一
经常出国交流,相信很多政协常委都有一个习惯,随手用相机将那些保留了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年的城市景色“定格”下来。“我们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很多古老城市的符号却逐渐消失,随之消减的还有这些建筑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留下一堆所谓的‘旅游景点’。”北京市政协常委卢平无奈地说,作为古都,北京亦然。
在市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看来,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都是北京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北京在古都保护和首都建设上并不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保护与建设的矛盾既不是北京独有也不是中国独有,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平衡点。”
值得欣慰的是,今天的北京迎来了城市发展的重大节点和历史机遇期。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城市副中心建设,让首都和古都的“和解”不仅成为可能,甚至可以相得益彰。“按照今后首都城市发展的要求,首都核心区就是要突出名城保护工作,突出古都历史传统的回归,但这并不意味着首都发展的停滞或是倒退,而是首都城市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这一次,孔繁峙说得信心满满,他认为这种发展是按中央要求的推进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的发展,是科学可持续的发展,也是为今后整个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经济效益的发展,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优化首都核心功能过程中,腾退出来的土地如何利用?怎么利用?在前期调研时,专题调研组把北京核心城区、五环周边以及城市副中心所在地通州区,都跑了一遍。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疏解腾退的土地如何利用问题,调研组建议,四环内腾退土地应以增加公共服务为导向,进行有机更新,优先用于民生设施、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建设,部分腾退出来的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建筑应在修葺保护前提下强化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等功能,满足文化需求。
城市发展应有边界有红线,委员们为此一致呼吁,坚决制止绿化隔离地区、生态通风廊道等重要生态地区和重要节点的商业性开发,着重调整中心城功能,同时要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坚决遏制城市“摊大饼”的蔓延方式,将中心城、副中心、新城、镇中心区、独立城镇组团、重点功能区的集中建设区划入城市增长边界。
编辑:薛鑫
关键词:北京市政协 城市管理 首都核心功能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